• fén
  • xiāng
  • sǎ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én xiāng sǎo dì

成语解释: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。

成语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韦应物立性高洁,鲜食寡欲,所居焚香扫地而坐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隐居生活

繁体字形:焚香掃地

英文翻译:Burn incense and sweep the floor

焚香扫地的意思

焚:烧:焚香。玩火自焚。忧心如焚。

香:1.(气味)好闻(跟“臭”相对):香水。香皂。这花真香。2.食物味道好:饭很香。3.吃东西胃口好:这两天吃饭不香。4.睡得踏实:睡得正香呢。5.受欢迎;被看重:吃香。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。6.香料:檀香。沉香。龙涎香。7.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,燃烧时,发出好闻的气味,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,有的加上药物,可以熏蚊子:线香。蚊香。烧一炷香。8.亲吻:香面孔。9.姓。

扫:[sǎo]1.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、垃圾等:扫地。扫房。2.除去;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3.很快地横掠过去:扫射。扫视。4.全部;所有的:扫数归还。[sào]义同“扫(sǎo)”。用于“扫帚”等。
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
成语评论

焚香扫地,听起来像是古人书房的日常,但放在现代生活中,到底有什么意义?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一种生活态度——用仪式感对抗浮躁。比如有人每天早起后先点一支线香,再花五分钟整理桌面,看似简单,却能让人快速进入专注状态。

为什么要把焚香和扫地组合使用?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。宋代文人苏轼在《记承天寺夜游》里写道:"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"虽然没直接提到焚香扫地,但那种静谧氛围正是通过类似细节营造的。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实,嗅觉(焚香)和触觉(整理)的双重刺激,能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。

举个真实案例: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小王,每天开电脑前都会用柠檬草精油代替焚香,同时把鼠标键盘摆成固定角度。他说这种"现代版焚香扫地"帮他区分了工作和生活模式。这印证了成语的现代价值——不在于形式,而是创造心理锚点。

有人质疑这是否浪费时间?唐代诗人白居易给出过答案:"何以销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"真正的效率提升不在于争分夺秒,而是营造可持续的工作状态。就像程序员在调试代码前擦拭眼镜,教师上课前调整话筒高度,这些微小仪式都在重构专注力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平衡了"虚"与"实"。焚香是精神层面的准备,扫地是物理空间的整理,二者结合恰好对应现代人需要的"心流体验"。下次准备重要任务时,不妨试试先给手机充上电(当代扫地),再喷两下喜欢的香水(当代焚香),或许会有意外惊喜。

茶室主人老张的故事值得玩味。他发现客人如果参与布置茶席——摆正蒲团、调整香炉位置,品茶时的专注度会提升三成。这就像成语的延伸应用:参与感本身就在创造价值。当我们亲手打理环境时,其实也在梳理内心秩序。

最后回到成语本身,焚香扫地的精髓或许在于"准备的艺术"。就像篮球运动员赛前系鞋带的固定动作,这些看似无关的细节,实则是通向深度状态的桥梁。窗台上飘着淡淡檀香,键盘缝隙不见灰尘,这样的空间里,灵感更容易悄悄光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