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én xiāng dǐng lǐ
成语解释:犹焚香礼拜。
成语出处:《西湖佳话·六桥才迹》:那杭州百姓,前番受过他的恩惠,今又听得他来,不胜欢喜,大家都打点焚香顶礼远接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虔诚
繁体字形:焚香頂禮
英文翻译:show respect
焚:烧:焚香。玩火自焚。忧心如焚。
香:1.(气味)好闻(跟“臭”相对):香水。香皂。这花真香。2.食物味道好:饭很香。3.吃东西胃口好:这两天吃饭不香。4.睡得踏实:睡得正香呢。5.受欢迎;被看重:吃香。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。6.香料:檀香。沉香。龙涎香。7.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,燃烧时,发出好闻的气味,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,有的加上药物,可以熏蚊子:线香。蚊香。烧一炷香。8.亲吻:香面孔。9.姓。
顶:1.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:头顶。屋顶。山顶。塔顶儿。2.用头支承:顶碗(杂技)。顶天立地。他顶着雨就走了。3.从下面拱起: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。4.用头或角撞击:顶球。这头牛时常顶人。5.支撑;抵住:拿杠子顶上门。列车在前,机车在后面顶着走。6.对面迎着:顶风。顶头。7.顶撞: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,就顶了她几句。8.担当;支持:活儿重,两个人顶不下来。9.相当;抵:他一个人顶两个人。10.表示程度最高:顶好。顶喜欢唱歌。
礼:1.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:婚礼。丧礼。2.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:礼节。敬个礼。3.礼物:送礼。献礼。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。4.以礼相待:礼贤下士。5.姓。
“焚香顶礼”这个词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描述的是古人点香跪拜的恭敬姿态,用来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极度崇敬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贾母祭祖的场景,众人“焚香顶礼,屏息凝神”,连咳嗽声都压得极低,这种仪式感背后藏着对家族传承的敬畏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古人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表达尊敬?其实这和现代人参加重要会议前整理衣领、反复检查发言稿的心理类似——通过外在动作强化内心的郑重感。就像现在毕业生穿学位服拨穗时,明明知道这只是块布料,但仪式带来的庄重感能让这个瞬间变得难忘。
现代生活中,“焚香顶礼”更多转化为精神层面的追随。比如科技爱好者熬夜看苹果发布会,创业者反复研读马云演讲实录,本质上都是新时代的“顶礼”方式。有个有趣的例子:某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要求新员工必读《乔布斯传》,结果这本书在茶水间被翻得卷了边,茶水渍和笔记密密麻麻,简直像被“电子香火”供奉过。
但值得思考的是,这种崇敬是否容易变成盲目崇拜?记得有位老教授说过:“真正的敬重不该停留在烧香磕头,而要像匠人对待作品那样,把虔诚揉进每个细节里。”就像故宫修复师对待文物,他们不会每天对着古画焚香,但修复时连呼吸都要控制节奏,这种专业态度或许才是最高级的“顶礼”。
有个现象很有意思:日本茶道中,擦拭茶具的动作要精确到手指角度,这种近乎苛刻的仪式,反而让参与者获得内心的平静。这说明形式与内核需要平衡——当外在仪式能引发内在共鸣时,“焚香顶礼”就不再是空洞的表演,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。
最后想到博物馆里常见的场景:游客隔着玻璃凝视千年文物,虽然不能真的焚香跪拜,但那种屏息凝神的专注,何尝不是现代人对历史文明的特殊礼敬?这种跨越时空的注目礼,或许正印证着人类对美好事物永恒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