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ǐ
  • shén
  • jī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ǐ kū shén jīng

成语解释:形容极度惊恐。

成语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张清带住枪杆,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。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鬼哭神驚

英文翻译:Cry and wonder

鬼哭神惊的意思
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哭: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,有时候还发出声音:哭诉。放声大哭。
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
惊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
成语评论

鬼哭神惊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自带一股寒意?先别急着害怕,咱们先拆开看看它的用法。比如,当你想形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时,可以说:“狂风卷着冰雹砸向地面,树木被连根拔起,那场面真是鬼哭神惊。”这里既描述了自然力量的狂暴,又暗含了人类面对灾害时的渺小感。

自问:这成语只能用在恐怖场景吗?当然不是!比如在科技纪录片里,描述航天器发射失败的瞬间:“推进器突然爆炸,监控屏上红光乱闪,整个指挥中心陷入鬼哭神惊的寂静。”这里就用得巧妙——爆炸的惊险与死寂的对比,反而放大了紧张感。

最近看朋友写的小说,有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:“考古队掀开棺盖的刹那,三千年前的香料气息扑面而来,没有预想中的鬼哭神惊,只有沉睡千年的丝绸在氧气中化作飞灰。”这个反套路用法很有意思,既打破了读者期待,又制造出时光流逝的苍凉感。

自问:现代人还适合用这种老成语吗?我倒觉得老词新用更有味道。就像年轻人拍的短视频里,有人把熬夜赶论文的场景配上“凌晨三点的键盘声,在空荡宿舍里鬼哭神惊”的字幕,既贴切又带点黑色幽默。语言本来就是活的,关键看怎么用出新鲜感。

记得有次在古镇旅游,导游指着斑驳的老戏台说:“当年名角在这儿唱《窦娥冤》,唱到六月飞雪那折,台下观众哭得鬼哭神惊。”这个用法就跳出了字面意义,把观众的情绪共鸣具象化了,反而比直说“感动”更有画面冲击力。

语言就像调色盘,成语就是现成的颜料块。与其纠结“鬼哭神惊”吓不吓人,不如想想怎么用它画出更生动的画面。下次遇到让人心头一震的场景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,说不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。

鬼哭神惊的造句

  1. 造句 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
  2. 造句 只见刀气纵横,日月无光,星辰破碎,鬼哭神惊,风云色变。
  3. 造句 ‘青虹宝剑飒爽爽劈奸斩恶鬼哭神惊’。
  4. 造句 每一件后天至宝都有鬼哭神惊之威,就算是最弱的后天至宝,也能轻易轰碎一片星河,让亿万里星空化为虚无。
  5. 造句 只见他将一支霸王鞭舞得天昏地暗,鬼哭神惊。
  6. 造句 第二天水芙蓉又挤出时间与张静鬼混在一片别人不常来的青纱帐里,厮杀的浑天暗地,鬼哭神惊。
  7. 造句 杨南心中一喜,光是这七杀之力便是融合了数千件法宝的威力,一轰之下,当真鬼哭神惊,这一样七杀神通终是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