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én háo guǐ kū
成语解释:见“神号鬼哭”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神嚎鬼哭
英文翻译:Howl and cry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嚎:1.大声叫或哭:狼嚎。2.同“号(háo)”。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哭: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,有时候还发出声音:哭诉。放声大哭。
“神嚎鬼哭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?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声音或场景极其凄厉恐怖,比如自然灾害中的惨状。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台风过境时,狂风卷着暴雨砸向屋顶,树木被连根拔起,电线杆轰然倒地,整座城市仿佛陷入“神嚎鬼哭”的境地——这时候人们躲在家中,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,真的像有鬼神在哭喊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自然灾害里吗?当然不是。比如在历史小说中,当描写古代战场“尸横遍野、血流成河”的场景时,作者用“神嚎鬼哭”四个字,瞬间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连天地都为之悲泣的惨烈氛围。这种用法既保留画面感,又充满文学张力。
更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现代生活中。想象你半夜经过游乐园的鬼屋,突然听到机器模拟的尖叫声和诡异的背景音乐,朋友可能会开玩笑说:“这音效搞得跟神嚎鬼哭似的”。这时候成语就脱离了字面恐怖,反而带着点幽默调侃的意味。
我个人觉得,“神嚎鬼哭”之所以能流传千年,是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人类对未知力量的敬畏。古人用鬼神意象表达对灾难的恐惧,而今天我们更多是用它来制造戏剧效果或情感共鸣。就像小时候听恐怖故事,既害怕又想听下去,这种矛盾心理恰好被成语完美呈现。
当我们在文章里读到“神嚎鬼哭”时,其实不必觉得阴森可怕。不妨把它看作语言中的“特效镜头”,既能渲染气氛,又能激发想象。下次遇到特别夸张的声响或场景时,试试用这个成语来描述,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给“神嚎鬼哭”设计个反义词,你会怎么创造?是“莺歌燕舞”这样的欢快场景,还是“寂静无声”的极致对比?语言就像调色板,成语就是其中特别的颜料,等着我们调配出新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