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én
  • háo
  • guǐ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én háo guǐ kū

成语解释: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大哭

繁体字形:神號鬼哭

英文翻译:pathetic cries

神号鬼哭的意思
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
号:[hào]1.名称:国号。年号。2.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,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:苏轼字子瞻,号东坡。孔明是诸葛亮的号。3.商店:商号。银号。分号。宝号。4.标志;信号:记号。问号。加减号。暗号儿。击掌为号。5.排定的次第:挂号。编号。6.表示等级:大号。中号。小号。五号字。7.种;类:这号人甭理他。这号生意不能做。8.(号儿)指某种人员:病号。伤号。彩号。9.表示次序(多放在数字后)。a)一般的:第三号简报。门牌二号。b)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: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。10.姓。11.号令:发号施令。12.号筒。13.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。14.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:起床号。集合号。冲锋号。[háo]1.拖长声音大声叫唤:呼号。号叫。北风怒号。2.大声哭:哀号。
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哭: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,有时候还发出声音:哭诉。放声大哭。

成语评论

神号鬼哭”这个成语,字面上看就带着一股阴森森的气氛。它常用来形容声音凄厉、场景恐怖的场面,比如战乱中的哀嚎,或是灾难降临时的混乱。举个例子:古代战场上,箭雨如蝗,战马嘶鸣,伤兵的呻吟与风中飘散的硝烟交织在一起,真可谓“神号鬼哭,天地为之变色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为什么用“神”和“鬼”来形容?其实这里的“神”并非指神明,而是强调场景的震撼程度连超自然力量都难以承受;而“鬼哭”则是用夸张手法突出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痛苦与绝望。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后,倒塌的房屋间传来幸存者的呼救声,夹杂着碎石滚落的轰隆声,这种情境下用“神号鬼哭”再贴切不过。

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负面场景。我曾在一部历史小说里读到这样的描写:“起义军攻破城门时,百姓的欢呼声与守城士兵的悲号竟同时响起,仿佛神号鬼哭中藏着时代的更迭。”这种矛盾交织的画面,反而让成语多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——它不仅能表现纯粹的惨烈,也能暗示变革的阵痛。

个人认为,这类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激活了人类的共情本能。当我们说“窗外狂风大作,树枝拍打玻璃的声音宛如神号鬼哭”,即便身处安全的室内,也能瞬间联想到自然力量的威慑感。这种语言的力量,恰恰是中华文化擅长用意象传递情绪的绝佳例证。

最后不妨思考:为什么现代人依然需要这样的成语?或许因为它像一面棱镜,将复杂的情感浓缩成四个字的画面。下次听到救护车呼啸而过时,试着体会那种“神号鬼哭”般的紧迫感——语言与现实的共鸣,往往就在这些瞬间悄然发生。

神号鬼哭的造句

  1. 造句 神差鬼使,神出鬼没,神工鬼斧,神鬼莫测,神号鬼哭,神焦鬼烂,神施鬼设,神头鬼面,神不知,鬼不觉地祝你万圣节快乐。
  2. 造句 但是就在那龙头发出神号鬼哭的一吼时,“玄冰”。
  3. 造句 再前进不远,便听见无数冤魂神号鬼哭。
  4. 造句 这面具,化为琉璃碎片,带着凄厉的神号鬼哭,纷纷从空落下。
  5. 造句 神号鬼哭,昏昏日色无光;岳撼山崩,浩浩波声若怒。
  6. 造句 即便神差鬼使,也许神出鬼没,即使神工鬼斧,可能神鬼莫测,抑或神号鬼哭,姑且神焦鬼烂,看似神头鬼面,短信神不知鬼不觉提前祝你开心万圣节。
  7. 造句 今天神差鬼使,也许神出鬼没,即使神工鬼斧,可能神鬼莫测,抑或神号鬼哭,姑且神焦鬼烂,看似神头鬼面,短信神不知鬼不觉提前祝你开心万圣节。
  8. 造句 你可曾听闻过江湖中有一种绝学,叫做‘死而复生天惊地绝神号鬼哭大法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