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ǐ kū shén háo
成语解释: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成语出处: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》:“吓还不算,还逼着人‘逃难’。弄得村上鸡飞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
繁体字形:鬼哭神嚎
英文翻译:a dreadful clamor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哭: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,有时候还发出声音:哭诉。放声大哭。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嚎:1.大声叫或哭:狼嚎。2.同“号(háo)”。
“鬼哭神嚎”这个成语,到底该怎么用?先看一个例子:深夜的荒山里,狂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,远处传来几声凄厉的鸟叫,整片林子仿佛陷入鬼哭神嚎的境地。这种场景是不是让人后背发凉?其实成语本身并不一定涉及真正的“鬼神”,更多是形容环境或氛围的极度阴森恐怖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只能用在恐怖故事里吗?”当然不是。比如台风过境时,窗户被吹得哐啷作响,暴雨砸在屋顶的声音密集如鼓点,邻居家的小女孩吓得直喊:“这天气简直像鬼哭神嚎!”你看,普通人的生活场景里也能用它来表达对极端状况的直观感受。
再举个历史相关的例子。翻开《三国演义》,赤壁之战的描写中就有“火光冲天,江面上哭喊声如鬼哭神嚎”的叙述。这里既没有妖魔鬼怪,也不是超自然现象,而是通过夸张手法展现战争惨烈程度。这种用法提醒我们:成语的核心在于传递情绪冲击力,而非字面含义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充满生命力。比如朋友描述看完恐怖片的感受:“那个音效设计绝了,全程都是鬼哭神嚎的效果”,既准确又有画面感。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场合——用来形容孩子的吵闹声可能不太合适,毕竟成语自带的惊悚感太强烈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唐代诗人李贺曾用“鬼灯如漆照松花”这类诗句营造类似氛围,可见用声音和光影制造恐惧是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。下次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时,或许可以试试这个成语,说不定比“吓死我了”更有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