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n chéng táo lǐ
成语解释:桃李:比喻学生。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。比喻学生很多
成语出处:唐·刘禹锡《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》:“一日声名遍天下,满城桃李属春官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教师
繁体字形:滿城桃李
英文翻译:Mancheng peach and plum
满:1.全部充实;达到容量的极点:会场里人都满了。装得太满了。2.使满:满上这一杯吧!3.达到一定期限:假期已满。不满一年。4.全;整个:满身油泥。满屋子的烟。5.完全:满不在乎。满有资格。6.满足:满意。心满意足。7.骄傲:自满。满招损,谦受益。8.姓。9.满族:满人。
城:1.城墙:城外。万里长城。2.城墙以内的地方:城区。东城。3.城市(跟“乡”相对):山城。进城。满城风雨。连下数城。城乡物资交流。
桃:1.桃树,落叶小乔木,小枝光滑,叶子长圆披针形,花单生,粉红色。果实略呈球形,表面多有短绒毛,味甜,是常见水果。核仁可入药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形状像桃儿的东西:棉桃。棉花结桃了。4.指核桃:桃酥。5.姓。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“满城桃李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幅画——满城盛开的桃花和李花,热闹又充满生机。但它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某位老教师退休时,校长致辞说:“张老师从教三十年,满城桃李,如今许多学生成了行业骨干。”这里用“满城桃李”比喻老师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,就像春天开遍全城的花一样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只能用来夸老师吗? 其实不然。比如某连锁咖啡品牌的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们的咖啡师培训体系坚持了十年,现在满城桃李,每个社区都能看到我们的学员。”这里把“桃李”延伸为“培养的人才”,强调系统性传承的价值。
最近参加校友会时,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“传承的力量”。有位学姐经营绘本馆八年,带出了上百名儿童阅读指导师,这些指导师又在全国开了三十多家分馆。这种涟漪效应,不就是“满城桃李”的现代演绎吗?
为什么要用植物比喻人才? 桃李本身具有“春华秋实”的生长周期,恰好对应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沉淀的特点。就像果农精心照料果树,教育者也需要持续投入,才能看到满树繁花的景象。这种比喻让抽象的人才培养过程变得生动可感。
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个有趣的案例:有位非遗剪纸艺人通过直播收徒,现在她的剪纸风格出现在二十多个城市的文创店里。网友评论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满城桃李,传统文化的新枝嫩芽。”这个新场景说明,只要内核是“培育与传承”,载体可以是课堂、企业,甚至是云端。
有次和出租车司机聊天,他骄傲地说儿子就读的职高“数控专业特别牛,长三角制造业里满城桃李”。这个用法打破了我对成语的刻板印象——原来它不仅属于书香门第,也能生动描绘职业教育结出的硕果。人才培养就像播种,无论在哪个领域深耕,都能收获自己的桃李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