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áo
  • zhēng
  • hu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áo lǐ zhēng huī

成语解释: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。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
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,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春天

繁体字形:桃李爭輝

英文翻译:Taoli Zhenghui

桃李争辉的意思

桃:1.桃树,落叶小乔木,小枝光滑,叶子长圆披针形,花单生,粉红色。果实略呈球形,表面多有短绒毛,味甜,是常见水果。核仁可入药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形状像桃儿的东西:棉桃。棉花结桃了。4.指核桃:桃酥。5.姓。
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
争:1.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:争论。是非之争。2.力求获得或达到:为祖国争光。力争上游。3.竞争;争夺:争先恐后。只争朝夕。4.疑问代词。怎么;如何(见于早期白话):争奈。

辉:1.闪耀的光:光辉。余辉。2.照耀:日月交辉。

成语评论

桃李争辉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、光彩夺目,常用来比喻人才辈出或后辈们各展才华的景象。比如一位老教授退休时感慨:“看到学生们在科研领域桃李争辉,我比自己获奖还要欣慰。”这里不仅描绘了学术界的蓬勃生机,也暗含了教育者“播种希望”的成就感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桃李’来比喻人才?”其实这源自古代“桃李满天下”的典故。就像春天里桃树李树争先绽放一样,优秀人才也会在不同领域绽放光彩。比如某科技公司年会上,CEO指着年轻团队说:“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创新方案堪称桃李争辉,让我看到了行业的未来。”这种比喻让抽象的人才竞争变得鲜活生动。

换个生活场景,这个成语也能描绘自然美景。比如游记中写道:“四月的江南,粉白相间的花海沿河铺展,桃李争辉的景象引得游客纷纷驻足。”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,又通过具象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要注意语境——若是描述秋日萧瑟之景,就不宜使用这个充满生机的成语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蕴含的积极期待。就像果农精心培育果树,教育者或领导者创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尤为重要。去年参观某创客空间时,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发明家们展示作品,那种“桃李争辉”的场面,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地展现了创新生态的价值。

在实际运用中,不妨尝试新旧结合的表达方式。比如某音乐节报道写道:“新生代歌手与传统戏曲传承人同台献艺,这种跨时代的桃李争辉,恰恰展现了文化的生命力。”这种用法跳出了单纯比较的框架,转而强调不同领域或世代间的良性互动,赋予成语更丰富的内涵。

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类似场景时,不妨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赞赏。它比直白的“人才济济”多了几分诗意,又比“百花齐放”多了人文温度。下次看到实习生们踊跃提出方案,或是社区里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协作时,用“桃李争辉”来形容,或许能让人更直观感受到那种蓬勃向上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