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iǎo wú rén jì
成语解释:很少看见人的脚印,形容空旷寂静
成语出处:沙汀《淘金记》:“从大道上望去,却就像一座~的黄土荒山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;形容空旷寂静
繁体字形:渺無人跡
英文翻译:remote and uninhabited
渺:1.形容水大:浩渺。2.渺茫:渺若烟云。渺无人迹。渺无声息。3.渺小:渺不足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迹: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你是否好奇“渺无人迹”这个成语到底用在什么地方?举个例子,当探险者穿过一片荒凉的戈壁时,四周只有风沙呼啸,他可能会感叹:“这里真是渺无人迹啊。”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空旷,更传递出面对未知时的孤独感。
有人问:“这个词只能描述自然景观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在深夜的科技园区,所有办公楼都熄了灯,只剩下零星的路灯亮着,这时候说“园区渺无人迹”同样贴切。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强调“完全没有人类活动痕迹”,既可以是原始森林,也可以是突然冷清的城市空间。
我曾在西北自驾时遇到这样的场景:车辆抛锚在盘山公路转角处,手机信号全无,目力所及只有连绵的山脉与盘旋的鹰隼。当时真切体会到“渺无人迹”带来的双重感受——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,也暗藏发现新视角的兴奋。这种矛盾感恰好印证了成语背后的张力:荒芜中藏着可能性。
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随着卫星地图的普及,真正“渺无人迹”之地正在减少。但换个角度看,当我们关掉电子设备走进山林,依然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无人之境。或许这个成语提醒着我们:真正的空旷不在外部环境,而在于内心能否保持澄明。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,终究是心境的投射。
下次看到这个词,不妨注意它的使用场景是否包含时间维度。比如考古队员发现千年古城遗址时说“此地渺无人迹”,这里既指当下无人居住,又暗示曾经存在过的人类文明。这种时空交错的用法,让简单的四字成语承载了更丰富的叙事层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