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òu jì wú rén
成语解释:继:接续;继承。没有继承的人。
成语出处:罗瑞卿《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——回忆周总理》:“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而且后继无人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事业缺少接班人
繁体字形:后繼無人
英文翻译:leave no successor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继:1.继续;接续:继任。相继。中继线。前赴后继。2.继而:初感头晕,继又吐泻。3.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“后继无人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一声叹息。比如传统手工艺人老张,他做的竹编篮子远近闻名,但儿子大学毕业后进了互联网公司,徒弟也没招到半个。街坊常说:“老张这手艺要是传不下去,可就真成绝活了。”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些技艺或事业明明有价值,却总是找不到接班人?
答案可能藏在时代齿轮的转动里。年轻人追求新鲜事物的速度,远超老一辈的想象。就像现在很多孩子宁愿学编程也不愿学木工,不是因为木工不好,而是时代给了他们更多选择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未必是坏事——或许“后继无人”反而倒逼行业升级。比如有些老字号开始用短视频教手艺,反而吸引了年轻观众,谁说传承一定要面对面?
再举个科研领域的例子。某高校实验室里,七十岁的教授还在亲自调试设备,因为招不到能沉下心做基础研究的学生。这时候我们该问:是年轻人怕吃苦,还是社会奖励机制出了问题?其实现在很多95后研究者正在用新方法攻关,他们可能不穿白大褂坐在实验室,而是用计算机模拟实验,谁说这不是另一种传承?
我曾在古镇见过有意思的现象:原本濒临失传的蓝印花布技艺,因为文旅融合突然成了网红打卡项目。年轻设计师把传统纹样变成手机壳图案,老匠人负责把关品质,这种“新旧混搭”的传承方式,或许比守着老规矩更有生命力。有时候,“后继无人”的危机感,反而能激发创新可能性。
最后想到家族企业的困局。第一代创业者总希望子女接班,但孩子们可能有自己的星辰大海。有位做食品加工的企业家告诉我,他女儿把自家豆瓣酱配方做成预制菜调料包,通过直播卖到了海外。你看,传承未必需要复刻父辈的道路,用新时代的玩法延续老底子的精髓,何尝不是柳暗花明?
站在历史长河边看,“后继无人”更像是文明更迭时的浪花。当马车被汽车取代时,车夫也会感叹手艺失传,但运输业反而迎来了更大发展。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——有些事物会自然消退,有些则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生。我们既要为即将消失的美好惋惜,也要相信总有人会在新时代找到接力的火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