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iǎo wú rén zōng
成语解释:很少看见人的踪影,形容空旷寂静
成语出处: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田间是静悄悄的,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空旷寂静
繁体字形:渺無人蹤
英文翻译:uninhabited
渺:1.形容水大:浩渺。2.渺茫:渺若烟云。渺无人迹。渺无声息。3.渺小:渺不足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踪:脚印;踪迹:踪影。失踪。跟踪。无影无踪。
“渺无人踪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极其荒凉,完全看不到人的踪迹。比如:“穿过茂密的丛林,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草地,四周寂静无声,渺无人踪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”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探险故事中主角独自面对未知的瞬间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用“渺无人踪”而不是直接说“没人”?关键在于意境——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。比如描述废弃的老城:“坍塌的砖墙爬满藤蔓,街道上只剩野猫穿梭,整座城渺无人踪,连风声都像是过去的回响。”短短四个字,既交代了环境,又传递出一种沧桑感,这是直白的“没人”无法替代的。
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凌晨三点的跨海大桥,路灯在雾气中晕成光斑,桥面延伸向看不见的尽头。这种时刻用“渺无人踪”来形容,比“空无一人”多了份诗意的孤独。我在新疆自驾时遇到过类似场景:戈壁滩上笔直的公路持续几十公里不见车辆,后视镜里只有自己的车辙,那种天地间只剩一车一人的体验,完美诠释了这个成语的深层意味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越是科技发达的时代,我们反而越需要这类词语。当手机定位能随时显示人群密集区时,“渺无人踪”之地反倒成了稀缺资源。就像现在流行的“数字排毒”营地,刻意选择信号隔绝的山谷,本质上就是在现代社会里人工制造“渺无人踪”的绿洲。这或许说明,人类既渴望连接,也需要留白。
最后看个反转用法:“直播间突然黑屏,百万观众瞬间消失,评论区渺无人踪。”这种将虚拟空间的冷清与传统意境结合的手法,反而让成语焕发新生命力。语言就像探照灯,照到哪里,哪里就被赋予意义——所谓“渺无人踪”,未必是真没人,而是当我们选择注视空旷时,世界便以另一种形态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