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ǐ wú suǒ míng
成语解释:名:为世人知晓。虽死而不为人所称道。指白白地送死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闻此必恐而谋泄,死无所名,非壮士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死無所名
英文翻译:Dead without name
死:1.(生物)失去生命(跟“生、活”相对):死亡。死人。这棵树死了。死棋。死火山。2.不顾生命;拼死:死战。死守。3.至死,表示坚决:死不认输。死也不松手。4.表示达到极点:笑死人。高兴死了。死顽固。5.不可调和的:死敌。死对头。6.固定;死板;不活动:死脑筋。死心眼。死规矩。死水。开会的时间要定死。7.不能通过:死胡同。死路一条。把漏洞堵死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“死无所名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悲凉,但仔细想想其实挺有意思的。它字面意思是“到死都没留下名字”,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、一生未被记住的人或事。比如我们看历史书,里面写满了帝王将相的故事,但那些在田间耕作的农民、市井劳作的工匠,他们的名字又有几个被记录下来?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有人会死无所名?”其实答案藏在时代和机遇里。比如战国时期有个叫“陈轸”的谋士,他给齐国提过不少好策略,可史书里他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。不是他没本事,而是刚好碰上田忌、孙膑这些“流量巨星”,把他的光芒盖住了。就像现在互联网行业,有些程序员写出了优秀的代码,但大家只记得乔布斯、马斯克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“死无所名”未必是坏事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匠人没留下名字,但他们的作品让千年后的我们惊叹;疫情期间每天送物资的志愿者,可能不会被历史记住,但他们的善意早已刻在别人心里。这让我想起老家有个修了三十年自行车的张师傅,街坊们不知道他全名,但提起“巷口修车的老张”都竖大拇指。
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:人们既害怕“死无所名”,又抗拒刻意求名。有个段子说,年轻人白天在办公室加班想“我要改变世界”,晚上刷手机时又自嘲“我就是个螺丝钉”。这种矛盾恰恰说明,真正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。就像写代码的开源贡献者,他们可能永远成不了科技大佬,但成千上万的项目里都有他们敲下的字符。
我总觉得,“名”这个东西像蒲公英的种子。有人拼命想抓住,反而被风吹走;有人专注做好自己的事,反倒在不经意间播种。老家祠堂里有块光绪年间的功德碑,上面刻着“无名氏捐银二十两”,到现在还有老人对着这块碑讲故事。你看,有时候“无名”反而成了最持久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