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ǎo
  • shí
  • zhōng
  • suǒ
  • shì
  • s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ǎo shí zhōng rì,wú suǒ shì shì

成语解释: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

成语出处: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九章: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,品质却是最恶劣的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闲人

繁体字形: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

英文翻译:Eat all day, do nothing
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意思

饱:1.吃足了。与“饿”相对。2.足;充分:饱经忧患。3.满足:以饱眼福。
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说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”这成语,听着是不是特耳熟?但具体啥意思啊?说白了,就是说人吃饱了没事干,整天闲晃悠呗!比如有人问:“老王退休后咋样了?”旁边人一撇嘴:“嗐,他现在饱食终日,天天遛鸟下棋,连手机都懒得刷!”你看,这词儿一用,画面感立马就上来了。

等等,那这成语只能形容懒人吗?也不尽然!比如你刷短视频时,看到个富二代整天豪宅豪车配九宫格火锅,弹幕立马飘过:“啧啧,这就是传说中的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?”你看,这时候它更像一种调侃——既有羡慕,又带点批判,你说对吧?

话说回来,为啥这成语能活到现在?要我说啊,现代社会虽然节奏快,但“假装忙碌”的人可不少!比如有些上班族,早会摸鱼刷微博,午休开黑打游戏,下班发朋友圈装加班——这不就是新时代的“饱食终日”嘛?不过咱也别急着批判,谁还没个犯懒的时候?关键得学会给自己找点正经事,你说是不?

对了,你发现没?这成语其实藏着老祖宗的生存智慧。古时候粮食紧缺,能“饱食”本身就是福气。可要是一直“终日”闲着,那不成造粪机器了?所以啊,现在咱们条件好了,更得警惕这种状态。就像我二叔说的:“冰箱塞满怕啥?怕的是脑子空空!”这话糙理不糙,你细品。

最后提一嘴,用这成语时可得看场合。比如朋友刚辞职休息,你可别当面说人家“饱食终日”,小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!换个说法:“最近调整状态呢?”既关心又不伤人。记住啦,语言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是幽默,用岔了可就是刀子嘴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