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í zhèng bù ā
成语解释:持守公正正派,不迎合阿谀。
成语出处:明·范濂《云间据目抄》卷一:“平居议论臧贬,务持正不阿;与人交,不以盛衰为轩轾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强正直,不逢迎
繁体字形:持正不阿
英文翻译:upright and outspoken
持:1.拿着;握着:持枪。2.保守住:维持。持久。3.掌握;料理:主持。勤俭持家。4.挟制:挟持。胁持。5.对抗:相持不下。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阿:[ā]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2.大的丘陵:崇阿。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5.姓。
嘿,各位看官,咱们今天来聊聊“持正不阿”这个成语。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一个人坚持正义,不搞歪门邪道,遇到压力也不怂。比如老张在单位里发现领导虚报项目经费,别人劝他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,可他愣是顶着压力把证据交到了纪检部门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持正不阿”。您可能会问:这种性格在现代社会吃得开吗?别急,咱们往下看。
要我说啊,持正不阿的核心价值就在于“守得住底线”。举个历史典故,宋朝包拯审案时不畏权贵,连驸马爷犯法都敢铡,民间都说他“铁面无私”。反过来说,要是人人都当老好人,社会哪还有公平可言?您瞧,这不就是成语背后的现实意义嘛!
不过话又说回来,坚持原则难免会得罪人。比如小区业委会换届时,王阿姨坚持按规章审查候选人资质,结果被骂“死脑筋”。这时候就得问问自己:是该随大流图个表面和谐,还是守住规矩维护集体利益?要我说,真正的持正不阿不是认死理,而是像指南针一样——方向对了,哪怕暂时逆风也不怕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我有个朋友开餐馆,供货商偷偷给他塞回扣换劣质油,他当场就把人轰出去了。虽然成本高了点,但回头客反而越来越多。您看,持正不阿这事儿吧,短期可能吃点亏,长远看却是金字招牌。说到底,做人做事不就像种树?根扎得正,枝叶才能茂盛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持正不阿不是要当道德标兵,而是对得起自己良心。就像我爷爷常说的:“人活一辈子,图的就是半夜敲门心不慌。”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,能守住内心那杆秤的,才是真明白人。您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