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ǒu zhèng bù huí
成语解释:坚守正道,不屈从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王罴传》:“罴轻侮权势,守正不回,皆此英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守正不迴
英文翻译:be strictly just and impartial
守:1.护卫;防守。与“攻”相对:守卫。坚守阵地。2.遵循;遵守:守约。守信。守法。3.看守;守候:守门。守着病人。4.挨着;靠近: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。5.古又同“狩(shòu)”。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回:1.曲折环绕:回旋。巡回。迂回。回形针。峰回路转。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回家。回乡。送回原处。3.掉转:回头。回过身来。4.答复;回报:回信。回敬。5.回禀。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):送来的礼物都回了。7.指事情、动作的次数:来了一回。听过两回。那是另一回事。8.说书的一个段落,章回小说的一章:一百二十回抄本《红楼梦》。9.回族:回民。10.姓。11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: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。书报阅后,请放回原处。
“守正不回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守住正道不回头,用来形容人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依然坚守原则。比如某位医生坚持用合理价格开药,拒绝医药代表的回扣邀请,同事劝他“别太较真”,他却说:“治病救人的底线不能破。”这种选择看似吃力不讨好,但维护了患者利益和职业尊严。
有人会问:这样坚持真的值得吗?有个真实案例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。某食品厂质检员小王发现产品添加剂超标,顶着被辞退的风险坚持上报。三年后该企业因另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倒闭,而小王凭着专业操守在新公司获得重用。守正或许会暂时吃亏,但时间终会证明价值。
另一个常见疑问是:守正不回和固执己见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是否保持清醒判断。明代清官海瑞严惩贪腐时,会仔细核查证据链;而当新政损害百姓利益时,他又能顶住皇权压力进谏。这种既有原则又懂变通的坚守,才是真正的守正智慧。
在个人生活中,守正不回更多体现在细微处。比如朋友找你帮忙修改工作报表数据,尽管对方承诺“绝对不会被发现”,但选择婉拒并解释合规的重要性。这种时刻的坚持,往往比宏大叙事中的坚守更需要勇气。
笔者观察到,当代年轻人其实比想象中更懂得守正。有个00后实习生曾拒绝参与公司“刷单冲销量”项目,虽然因此失去转正机会,但后来在面试新岗位时,这段经历反而成为展现职业素养的加分项。这印证了老子那句话:“不失其所者久”,坚守本心的人终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最后想分享一个思考:守正不是静态的坚持,而是动态的平衡。就像航船保持正确航线需要根据风浪调整帆向,我们在守护核心原则的同时,也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感知。这种与时俱进的坚守,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更深层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