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ǒu
  • zhèng
  • ē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ǒu zhèng bù ē

成语解释:正:公正;阿:偏袒。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陈宠传》:“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、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处理事情公平正直

繁体字形:守正不阿

英文翻译:be strictly just and impartial

守正不阿的意思

守:1.护卫;防守。与“攻”相对:守卫。坚守阵地。2.遵循;遵守:守约。守信。守法。3.看守;守候:守门。守着病人。4.挨着;靠近: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。5.古又同“狩(shòu)”。
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阿:[ā]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2.大的丘陵:崇阿。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守正不阿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古装剧里清官的口头禅,但它在现代生活中真的有用吗?举个例子:公司财务部的小张发现领导想通过虚开发票套现,同事都劝他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但他坚持按流程上报。这种看似得罪人的选择,恰恰守住了职业底线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社会讲究灵活变通,死守原则不会吃亏吗?去年某食品厂质检员老李的故事值得思考。当老板要求他忽略过期原料时,他顶着压力向监管部门举报,虽然当时被同事排挤,但三个月后同行工厂因食品安全问题倒闭,老李所在的企业反而因口碑获得更多订单。

守正不阿是否等于不懂人情世故?我邻居王老师给了新解。她批改试卷时,校长亲戚的孩子作弊照样扣分,但课后主动给孩子补课。这种既坚持规则又保留温度的方式,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了“公平”二字的分量。

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菜市场里坚持不短斤少两的摊贩,前三个月生意冷清,半年后却成了回头客最多的摊位。这让我想到,守正不阿就像种树,可能不会立刻开花结果,但扎稳了根才能长成栋梁。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各自岗位上守好本分,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其实是在降低的。

最近看到年轻程序员拒绝编写虚假用户数据的新闻,突然意识到:每个时代的“正”字都有新内涵。二十年前可能是“不偷不抢”,现在可能是“不用大数据杀熟”。守正不阿从来不是刻板的教条,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清醒认知——知道什么该坚守,比单纯地“守”更重要。

守正不阿的造句

  1. 造句 随波逐流者,多如过江之鲫;守正不阿者,鲜若凤毛麟角。
  2. 造句 他是一个言谈直率的内科专家,以守正不阿著名.
  3. 造句 守正不阿,光明磊落,取之以道,追求成功。
  4. 造句 一位守正不阿的学者——焦竑的生平与著作。
  5. 造句 这是浩然剑法中的守招,名为守正不阿!叮叮当当!不过浩然剑法到底不是独孤九剑,张枫几次险象环生。
  6. 造句 资历和成就理应在*弯的司法体系平步青云,然而他守正不阿,不愿屈从官宦之道,来*弯没多久就自动由“国防部军法局”。
  7. 造句 一位守正不阿的学者——焦竑的生平与著作(4)小说:焦竑评传。
  8. 造句 龚云屡为律令之官,守正不阿,严于律己。
  9. 造句 太阳既没,天地黑暗,前途莫测,喻君子处艰难之中,既要守正不阿,又要遵时养晦,所以卦名曰明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