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ǒu
  • chóng
  • jiǎ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ǒu zú chóng jiǎn

成语解释: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。形容长期劳累。
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昔者楚欲攻宋,墨子闻而悼之,自鲁趋而往,十日十夜,足重茧而不何处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长期劳累

繁体字形:手足重繭

英文翻译:with hands and feet covered by thick callosities as a result of hard work

手足重茧的意思

手:1.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2.小巧而便于拿的:手册。手枪。3.拿着:人手一册。4.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:炮手。拖拉机手。能手。选手。5.亲手:手植。手书。6.指本领、手段等:妙手回春。眼高手低。心狠手辣。

足:1.脚;腿:足迹。足球。手舞足蹈。画蛇添足。2.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3.指足球运动:足坛。女足。4.姓。5.足以;值得(多用于否定式)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重:[zhòng]1.重量;分量:举重。这条鱼有几斤重?2.重量大;比重大(跟“轻”相对):体积相等时,铁比木头重。工作很重。脚步很重。话说得太重了。3.程度深:情意重。病势很重。重伤。4.重要:重地。重任。5.重视:敬重。尊重。看重。器重。为人所重。重男轻女是错误的。6.不轻率:自重。慎重。持重。7.姓。[chóng]1.重复:重出。书买重了。2.重新;再:重逢。旧地重游。重写一遍。3.层:云山万重。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。4.使重叠在一起;摞:把两领席重在一起。5.姓。

茧:1.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,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。蚕茧是缫丝的原料。2.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手足重茧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人手脚上长满老茧,通常用来描述长期辛苦劳作或反复操练的状态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爷爷的手摸起来那么粗糙?”你可以回答:“爷爷年轻时在田里干了半辈子农活,手足重茧都是他辛勤付出的‘勋章’啊!”

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还适用吗?当然!比如健身教练手上磨出茧子,程序员熬夜敲代码手指酸痛,本质上都是“手足重茧”的变体——只不过老茧可能长在了键盘上和黑眼圈里。有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很多年轻人主动选择“制造茧子”,比如练吉他磨破指尖、做手工烫伤手指,这算不算新时代的奋斗美学?

有个误区要注意:手脚长茧≠值得歌颂。我曾见过有人炫耀自己加班到凌晨三点,结果第二天工作效率反而下降。真正的“重茧”应该像登山者的脚掌茧——既承受压力,又帮助走得更稳。反过来说,如果茧子妨碍了正常生活(比如写字时茧子卡笔),可能就要反思工作方式是否需要调整了。

有个读者曾问我:“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老气?”其实语言就像工具,关键看怎么用。试想这样的场景:“别看小王刚入职时细皮嫩肉,三年项目跟下来,现在看他整理文件的手——活脱脱一个手足重茧的老江湖。”这样的表达既生动又接地气,谁说成语不能用在职场故事里?

说到这儿突然想到:我们总说“天道酬勤”,但茧子背后其实藏着选择智慧。邻居张阿姨摆摊二十年,手上的茧子见证了她的坚持;而她的秘诀是每天收摊后坚持用热水泡手。这让我明白:吃苦值得尊敬,但会吃苦更值得学习。茧子可以是勋章,但不该成为枷锁——保护双手和磨炼意志,从来都不是单选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