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ān bēng dì chè
成语解释: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 五行志》:“六月,寿春大雷震,山崩地坼,家人陷死,上庸郡亦如是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形容声势巨大
繁体字形:山崩地坼
英文翻译:mountains fall and the earth splits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崩:1.倒塌:土崩瓦解。2.破裂:豆荚崩开了。两人谈崩了。3.被弹(tán)射的物体击中:注意,别崩了眼睛。4.旧指帝王死亡。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坼:裂开:天寒地坼。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某天打开新闻,突然看到"某地发生山崩地坼般的地质灾害"这样的报道?这里的"山崩地坼"到底在形容什么?其实这个成语原本描绘的是山体崩塌、大地裂开的震撼场景,现在更多用来比喻巨大的变故或灾难性事件。
举个现代例子: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,很多实体店铺就像遭遇山崩地坼的冲击,原本稳定的经营模式瞬间瓦解。这时候我们就能理解,这个成语不只是说自然现象,更传递着原有秩序被突然打破的深层含义。就像小时候搭的积木城堡,被妹妹一巴掌拍散时的感觉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这个成语在股市报道中出现频率特别高。记得去年科技股暴跌时,有篇分析文章写道:"监管政策如同山崩地坼,让整个板块市值蒸发三成。"这里既保留了自然现象的视觉冲击力,又巧妙转化到经济领域,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比喻能力。
最近朋友跟我聊起婚姻危机,他说:"发现妻子出轨那刻,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山崩地坼。"这个用法给了我新启发——原来剧烈的情感冲击也可以用自然灾难来比拟。就像亲眼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盆栽突然从阳台坠落,那种碎裂声带来的震撼,确实有相似的心理体验。
观察成语的现代应用会发现,它特别适合描述量变积累引发的质变。就像持续暴雨最终导致山体滑坡,工作中长期积压的压力也可能在某天突然爆发。上周有位程序员朋友加班晕倒,同事们形容这是"身体系统的山崩地坼",这个类比既形象又带着黑色幽默的智慧。
下次遇到重大转折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它提醒我们:剧烈变化往往伴随着新机遇。就像火山喷发会形成肥沃土壤,生活中的"山崩地坼"也许正在为新的可能创造空间。关键在于如何在动荡后重建,而不是困在灾难的震撼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