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ì chè tiān bēng
成语解释:坼:开裂;崩:倒塌。地裂开,天崩塌。原指地震,后多比喻重大变故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。” 《后汉书·翟酺传》:“自去年以来,灾遣频数,地坼天崩,高岸为谷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重大变故
繁体字形:地坼天崩
英文翻译:Earth crackles and sky collapses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坼:裂开:天寒地坼。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崩:1.倒塌:土崩瓦解。2.破裂:豆荚崩开了。两人谈崩了。3.被弹(tán)射的物体击中:注意,别崩了眼睛。4.旧指帝王死亡。
哎哟,这成语“地坼天崩”听起来就挺唬人的,对吧?说白了,它形容的是一种天塌地陷级别的巨大动静,比如地震、火山爆发这种自然灾害。举个例子哈:“洪水冲垮堤坝的那一刹那,整个村庄仿佛遭遇地坼天崩,连远处的山都跟着颤抖。”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这词儿是不是只能用来描述自然灾难?别急,往下看!
其实啊,这成语的用法可比咱们想的灵活多了!比如有人家里突然遭遇重大变故,也能用“地坼天崩”来形容那种心理冲击。举个栗子:“老张接到公司破产通知时,感觉整个世界都地坼天崩了,手里的茶杯‘哐当’一声摔得粉碎。”这时候问题来了:这成语是不是总带着负面情绪?咱们再换个角度看看!
嘿,你别说,有些文艺作品里还能玩出花样呢!比如描写科幻场景:“外星战舰降临的瞬间,地坼天崩般的轰鸣声中,整座城市的地基开始龟裂。”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的震撼感,又带上了点想象力。这时候肯定有人嘀咕:这词儿是不是太夸张了?个人觉得吧,关键看语境——只要场面够大够震撼,用起来完全没问题!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,职场上也能用这词儿抖包袱。比如说:“新来的实习生把咖啡泼到服务器上,整个技术部顿时陷入地坼天崩的混乱。”虽然事情本身没那么严重,但用夸张手法反而能突出戏剧效果。你懂的,中文成语的魅力就在于活学活用嘛!
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哈,其实“地坼天崩”这种大词儿用好了特别提气。就像去年我老家修地铁,施工队挖出个古墓群,当时街坊邻居都说“好家伙,这可是地坼天崩的大发现”。你看,连考古现场都能用,说明这成语的生命力比咱们想的顽强多啦!下次遇到特别震撼的事儿,别光会喊“卧槽”,试试甩出这个四字大招,保管让人眼前一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