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qiú
  • shē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ò qū qiú shēn

成语解释:蠖:昆虫名,行时屈伸其体。比喻人不遇时,则屈身求隐,待来日再展宏图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等待东山再起

繁体字形:蠖屈裘伸

英文翻译:recoil in order to extend

蠖屈求伸的意思

蠖:1.见〖尺蠖〗。2.姓。

屈:1.弯曲;使弯曲:屈指。屈膝。猫屈着后腿,竖着尾巴。2.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屈。威武不能屈。3.理亏:屈心。理屈词穷。4.委屈;冤枉:受屈。叫屈。你可屈死我了。5.姓。

求:1.请求:求救。求教。求您帮我做一件事。2.要求:力求改进。精益求精。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。3.追求;探求;寻求:求学问。实事求是。刻舟求剑。不求名利。4.需求;需要:供求关系。供过于求。5.姓。

伸:1.舒展开;拉长:伸手。伸长。2.同“”3.:伸冤。

成语评论

蠖屈求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就像尺蠖虫爬行时先缩成一团再伸展身体的动作,用来比喻人在困境中暂时忍耐、等待时机突破。比如职场新人小王被安排到冷门岗位,同事都为他鸣不平,他却主动学习跨领域知识。两年后公司业务调整,小王成了唯一能统筹多个板块的人,顺利升职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先缩后伸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缩着不动不就是躺平吗?关键在于“缩”的时候是否在积累能量。就像运动员赛前压低重心,是为了起跑时更有爆发力。我曾见过创业者把产品发布会推迟半年,期间根据市场反馈迭代了17个版本,最终产品上线即引爆口碑。这种“缩”其实是动态的蓄力过程。

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或许是存钱买房。很多年轻人会暂时降低消费水平,看起来像是生活质量“缩水”,但聚焦目标的行为,反而比既要享受当下又要焦虑未来的状态更容易达成突破。我观察过不同朋友的选择,那些懂得阶段性收缩欲望的人,往往比四处撒网的人更快实现关键目标。

需要警惕的是不要把退缩当时尚。判断何时该“屈”何时该“伸”,就像冲浪者观察海浪的节奏:错过最佳时机的硬撑,和盲目跟风的退缩都可能翻船。有个有趣的发现:当代年轻人开始用“战略性蛰伏”这个词,把传统智慧转化成了更适配现代生活的生存策略。

下次遇到看似停滞的处境,不妨想想尺蠖的智慧。真正的成长曲线从来不是45度角直线上升,那些短暂的平台期,或许正在为下一段攀升积蓄角度和力量。用长跑的心态看待人生起伏,蛰伏时的每份积累都会成为破土时的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