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qiú
  • shē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ū huò qiú shēn

成语解释:蠖:尺蠖,虫名,体长约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。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
成语出处: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屈蠖裘伸

英文翻译:To bend and stretch

屈蠖求伸的意思

屈:1.弯曲;使弯曲:屈指。屈膝。猫屈着后腿,竖着尾巴。2.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屈。威武不能屈。3.理亏:屈心。理屈词穷。4.委屈;冤枉:受屈。叫屈。你可屈死我了。5.姓。

蠖:1.见〖尺蠖〗。2.姓。

求:1.请求:求救。求教。求您帮我做一件事。2.要求:力求改进。精益求精。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。3.追求;探求;寻求:求学问。实事求是。刻舟求剑。不求名利。4.需求;需要:供求关系。供过于求。5.姓。

伸:1.舒展开;拉长:伸手。伸长。2.同“”3.:伸冤。

成语评论

屈蠖求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,但它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。比如,职场中的小明发现团队项目推进受阻,主动提出“让出主导权”,表面看是退了一步,但实际上是为了观察问题、调整策略,最终项目反而顺利完成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屈蠖求伸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屈蠖求伸”的核心是忍气吞声吗?完全不是!它的重点在于“以退为进”。就像弹簧被压下去才能弹得更高,暂时的收缩是为了更精准地发力。比如历史上越王勾践忍辱负重,表面上臣服吴国,暗地却积蓄力量,最终成功复国。这种“蛰伏”是主动选择的策略,而非被动妥协。

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类似场景。比如创业时遇到资金瓶颈,与其硬撑烧钱,不如先缩小规模,集中资源攻克核心业务。我曾见过一位开咖啡馆的朋友,在疫情初期果断关掉两家分店,用省下的成本升级主店体验,结果反而成了社区热门打卡地。这种“退一步”的操作,反而让他站稳了脚跟。

不过要注意,屈蠖求伸≠无限退让。就像尺蠖(huò)这种昆虫,弯曲身体是为了确定下一个发力点。如果只是为了逃避而退缩,那就失去了成语的智慧内核。关键要像下棋一样,走一步看三步——退的时候已经想清楚何时进、怎么进。

现代人总被“快节奏”裹挟,觉得停下就是失败。但自然规律告诉我们:昼夜交替、四季轮转,都有“收”与“放”的节奏。下次遇到瓶颈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——暂时低头不是认输,而是给未来的抬头积蓄角度。

"屈蠖求伸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