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ò qū bù shēn
成语解释: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。比喻人不得志
成语出处:清 戴名世《序》:“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,蠖屈不伸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蠖屈不伸
英文翻译:Inchworm does not stretch
蠖:1.见〖尺蠖〗。2.姓。
屈:1.弯曲;使弯曲:屈指。屈膝。猫屈着后腿,竖着尾巴。2.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屈。威武不能屈。3.理亏:屈心。理屈词穷。4.委屈;冤枉:受屈。叫屈。你可屈死我了。5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伸:1.舒展开;拉长:伸手。伸长。2.同“申”3.:伸冤。
“蠖屈不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,但它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。举个例子:老张在公司被新来的领导排挤,每天只能默默完成基础工作,同事都替他打抱不平,他却说:“现在的情况就像蠖虫缩起身子,先保住生存空间,等机会来了再伸展也不迟。”他用“蠖屈不伸”的智慧化解了职场危机。
为什么说暂时“缩着”反而是智慧?想象你在爬山时突遇暴风雨,这时候硬要往上冲可能滑落山崖,找个避风处等待天气转晴才是正解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滁州时,表面寄情山水写下《醉翁亭记》,实际上在等待重返朝堂的时机,这种“以退为进”的策略正是成语的精髓。
有个年轻创业者和我聊过他的经历:直播带货刚兴起时,他坚持做原创短视频积累粉丝,整整半年没有变现。当平台算法改版打击搬运内容时,他的高质量账号突然爆发式增长。“当时看着别人赚快钱确实焦虑,但就像蠖虫蜷缩是为了蓄力,专注内容就像在储存弹簧势能。”这个比喻让我印象深刻。
有人可能会问:忍耐和躺平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是否带着目标蛰伏。就像竹子前四年只长3厘米,第五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——那些看似停滞的日子,其实是在向下扎根。我观察过不少转型成功的企业,都是在行业低潮期悄悄升级技术、培训团队,等市场回暖就迅速抢占先机。
现代社会总强调“快速成功”,但自然界早就告诉我们:企鹅潜水越深,跃出水面时就能跳得更高;弹簧压得越低,反弹力度反而越大。下次遇到看似被困住的处境,不妨想想这个两千年前的成语,或许能发现蛰伏期特有的成长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