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óng
  • shēn
  • huò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óng shēn huò qū

成语解释:形容笔势飞动,书法高超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陈·徐陵《玉台新咏》序:“三台妙迹,龙伸蠖屈之书;五色华笺,河北胶东之纸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龍伸蠖屈

英文翻译:The Dragon stretches and the inchworm bends

龙伸蠖屈的意思
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
伸:1.舒展开;拉长:伸手。伸长。2.同“”3.:伸冤。

蠖:1.见〖尺蠖〗。2.姓。

屈:1.弯曲;使弯曲:屈指。屈膝。猫屈着后腿,竖着尾巴。2.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屈。威武不能屈。3.理亏:屈心。理屈词穷。4.委屈;冤枉:受屈。叫屈。你可屈死我了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龙伸蠖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。比如职场中,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面对突发危机,果断调整战略、收缩业务(蠖屈),等到市场回暖时又迅速扩大规模、抢占先机(龙伸)。这种灵活切换的姿态,正是成语想表达的智慧。

为什么用“龙”和“蠖”作比喻?龙象征力量与进取,尺蠖(一种爬行时身体一伸一缩的昆虫)代表隐忍与蛰伏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,创造了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成语,提醒人们既要保持进取心,也要懂得审时度势。

我在旅行时见过老竹农砍竹子的场景。锋利的柴刀劈下时,竹子会顺着刀势微微弯曲(蠖屈),等刀锋掠过又立刻回弹挺直(龙伸)。这种“以柔克刚”的生存策略,和成语传递的哲理不谋而合。

现代人如何运用这种智慧?创业者在融资寒冬期精简团队、打磨产品(蠖屈),遇到行业风口时快速迭代、扩大版图(龙伸);职场新人遇到瓶颈时主动学习沉淀,抓住机遇时大胆展现价值。关键不在于“伸”或“屈”本身,而在于对时机的精准判断。

最近看到某科技公司主动收缩非核心业务,将资源集中到人工智能研发,两年后推出革命性产品。这让我想到:真正的强者就像弹簧,压缩时积蓄能量,释放时才能跳得更高。生活中的进退选择,本质上都是为下一个伸展蓄力的过程。

下次当你面临“该坚持还是妥协”的困惑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它不是在教人圆滑处世,而是揭示了一种动态平衡的生存哲学——就像冲浪者顺着浪势起伏,最终却能乘风破浪,抵达更远的海岸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