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ù
  • jīng
  • x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ù mù jīng xīn

成语解释:见到而萦烦于心。

成语出处:明·何大复《感春》诗:“风光物色元非恶,触目经心偏苦情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或事物

繁体字形:觸目經心

英文翻译:Eye to eye

触目经心的意思

触:1.接触;碰;撞:触电。一触即发。2.感动;触动:感触。触发。
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
经:[jīng]1.(旧读jìng)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(跟“纬”相对):经纱。经线。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:经脉。经络。3.经度:东经。西经。4.经营;治理:经商。整军经武。5.上吊:自经。6.历久不变的;正常:经常。不经之谈。7.经典:本草经。佛经。念经。十三经。8.月经:行经。经血不调。9.姓。10.经过:经年累月。几经周折。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。经他一说,我才知道。11.禁(jīn)受:经不起。经得起考验。[jìng]织布之前,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,来回梳整,使成为经纱或经线:经纱。
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别说,“触目经心”这成语乍一听有点陌生,但其实生活中处处能见到它的影子。举个例子吧:小李第一次去贫困山区支教,破旧的教室、孩子们冻红的脸蛋,让他瞬间明白了“触目经心”的含义——那些画面不仅看在眼里,更深深烙在了心里。
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这词和“触目惊心”有啥区别?说白了,“触目经心”更强调深刻持久的记忆,而“触目惊心”偏重瞬间的震撼。比如老张翻到二十年前的老照片,褪色的相纸里父母年轻的模样,让他站在客厅发了半小时呆,这就是典型的“触目经心”。

要说现代社会啊,能触发这种体验的场景还真不少。你看地铁里那个盯着手机屏幕的姑娘,突然抬头看见对面玻璃窗上映出的自己——疲惫的眼神、凌乱的刘海,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“触目经心”时刻吗?这种不经意间的自我观察,可比刷十条鸡汤文管用多了。

依我看啊,现在大伙儿天天被信息轰炸,反而更需要培养“触目经心”的能力。就像上周我去菜市场,有个卖菜阿姨把烂菜叶专门挑出来堆在角落,嘴上念叨着“不能坑人”。这画面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,你说是不是比刷短视频看到的正能量更打动人?

话说回来,为啥有些场景就是能让人过目不忘?心理学上叫“闪光灯记忆”,要我说就是咱们心里都藏着个筛子。那些真正触动价值观的、戳中情感软肋的,自然就被筛出来存在记忆仓库里。下次你遇到这种“触目经心”的瞬间,不妨多品品——指不定就能咂摸出点人生新滋味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