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āng yán bái fà
成语解释:颜:容颜。面容苍老,满头白发。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老年人
繁体字形:蒼顔白發
英文翻译:grey hair and old face
苍:1.青色(包括蓝和绿):苍松翠柏。2.灰白色:苍白。苍髯。3.指天或天空:上苍。苍穹。4.姓。
颜:1.面容,脸色,脸面:容颜。开颜。颜面。颜色。笑逐颜开。鹤发童颜。2.色彩:颜料。五颜六色。3.姓。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哎哟,这成语“苍颜白发”一听就带着岁月的痕迹!说白了,就是形容人年纪大、头发花白的样子。比如你看到邻居张大爷拄着拐杖晒太阳,满头银丝配着满脸皱纹,就能来一句:“您这苍颜白发的,精神头倒是比年轻人还足!”是不是画面感蹭蹭就上来了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词儿非得用在老人身上吗?”嘿,问得好!其实啊,它更多是带点文绉绉的感叹。比方说小说里写个退隐江湖的老侠客,“苍颜白发却目光如炬”瞬间让人联想到他背后的传奇故事——您品,您细品,这效果比直接说“老头儿”是不是带劲多了?
不过咱得拎清楚,苍颜白发可不等于老态龙钟。我瞅着现在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大妈,虽说头发白了,那身板儿比小年轻还利索。所以说啊,这词儿重点在“外貌特征”,跟实际状态没半毛钱关系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要我说啊,人活到苍颜白发的岁数反而是福气。您想想,满脸褶子里藏的都是人生智慧,白头发那是岁月盖的勋章!前两天看纪录片里百岁老兵回忆往事,那一头银发配上铿锵有力的声音,嚯,比啥染发剂都带气场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朋友嘀咕:“现在医美这么发达,谁还乐意被说苍颜白发?”这话对也不对。染个黑发、拉个皮儿确实能显年轻,但咱中华文化里啊,白发向来被看作智慧和阅历的象征。就像古诗里写的“高堂明镜悲白发”,那份厚重感可不是玻尿酸能打出来的。
说到底,语言是面照妖镜。用“苍颜白发”时到底是褒是贬,全看说话人的心眼儿往哪儿摆。下次您要是见着位满头银丝的教授在讲课,不妨夸一句:“您这苍颜白发往讲台上一站,学生们眼睛都亮了!”保准比夸他“显年轻”更让他乐开花。
对了,最近不是流行国风文化复兴么?我觉着这类成语就像陈年老酒,越品越有味儿。哪天要是拍个历史剧,主角叹一句“如今苍颜白发,竟已认不得故里街道”,保管比现代白话台词更能戳人心窝子。您琢磨琢磨,是不是这么回事儿?
最后唠叨一嘴:甭管黑发白发,活得自在最重要。您看那街角修鞋的老李头,天天哼着小曲儿给人钉鞋跟,满头银丝在太阳底下闪着光——要我说啊,这可比电视剧里那些假模假式的“冻龄”画面真实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