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ǎn jīng xīn zhàn
成语解释:惊:惊惧,害怕;战:发抖。形容非常害怕
成语出处: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索香看墙》:“可怜平地风波变,天那好苦,霎时间胆惊心战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害怕
繁体字形:膽驚心戰
英文翻译:Bravery and fear
胆:1.胆囊的通称。2.(胆儿)胆量:胆怯。胆大心细。胆小如鼠。壮壮胆儿。3.装在器物内部,可以容纳水、空气等物的东西:球胆。暖水瓶的胆。4.(Dǎn)姓。
惊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战:1.战争;战斗:宣战。停战。持久战。商战。2.进行战争或战斗:战胜。百战百胜。愈战愈勇。3.姓。4.发抖:寒战。打战。胆战心惊。
你瞅瞅,"胆惊心战"这词儿,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发毛对吧?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"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时候,我两腿直打哆嗦,手心冒汗,真叫一个胆惊心战!"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:这成语和"心惊胆战"有啥区别?哎嘛问得好!其实这俩就像麻辣烫和火锅,都是形容害怕,但"胆惊心战"更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冲击,就像被雷劈了似的浑身发抖。
话说昨儿老张跟我唠嗑,说他家娃儿头回坐过山车:"那小子下来时嘴唇煞白,攥着栏杆的手半天松不开,真是胆惊心战的典范!"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,现代人用这成语是不是都带点夸张成分?你别说还真是!比如刷到个恐怖短视频,弹幕立马飘过"吓得我胆惊心战",其实人家可能就抖了下腿而已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成语用在正经场合照样好使。有回在法院旁听,原告陈述被抢劫经历时,法官直接记录"受害人呈现胆惊心战之状"。你看,这种既害怕又受冲击的状态,用这个词就特别到位。我个人觉得啊,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对地方才能提鲜。
最后唠个实在的,现在年轻人总说"吓尿了""腿软了",其实换作"胆惊心战"不更有文化味儿嘛!下次遇到快递小哥送错包裹,你大可以说:"看见包裹单上不是我的名字,真是胆惊心战以为遭了诈骗",保管对方立马严肃对待。语言这玩意儿,用得巧比用得贵重要多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