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ěng
  • jiè
  • zhī
  • s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ěng jiè zhī shì

成语解释:耿介:正直、不同于流俗。指正直的人
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,不养耿介之士,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,削灭之朝,亦勿怪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正直的人

繁体字形:耿介之士

英文翻译:An honest man

耿介之士的意思

耿:1.光明。2.正直:耿直。

介:1.在两者当中:介绍。媒介。这座山介于两县之间。2.介绍:内容简介。3.存留;放在(心里):介意。介怀。4.姓。5.铠甲:介胄。6.甲壳:介虫。介壳。7.耿直;有骨气:耿介。8.用于人,相当于“个”(多表示微贱):一介书生。一介武夫。9.古典戏曲剧本中,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,如笑介、饮酒介等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士:1.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2.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。3.士人:士农工商。4.军人:士兵。士气。5.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,在尉以下:上士。中士。下士。6.指某些技术人员:医士。护士。技士。助产士。7.对人的美称:烈士。勇士。女士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耿介之士是什么样的人?他们像松柏一样挺立,不随风摇摆,坚守内心的原则。比如成语“刚正不阿”就是这类人的写照——明朝海瑞面对权贵贪污,宁可丢官也要上书直言,即使皇帝震怒也面不改色。

耿介是不是迂腐?

有人觉得耿介是死板,实则不然。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婴“二桃杀三士”的故事里,他坚持按功劳分配赏赐,看似无情,实则为避免国家内耗。这种“铁面无私”的耿介,恰恰是顾全大局的智慧。

现代社会还需要耿介精神吗?

公司财务小王发现账目问题后,顶住压力向董事会举报,最终避免企业损失。这种“宁折不弯”的选择,在职场中依然可贵。但耿介不等于蛮干——就像钢筋太硬易断,坚持原则时带上沟通技巧,效果可能更好。

耿介之士会孤独吗?

东晋陶渊明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辞官归隐,看似孤独,却守住精神家园。如今有人放弃高薪投身公益,用行动证明:耿介不一定是孤勇,也可以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。关键是在妥协与坚持间找到平衡点。

如何看待耿介带来的代价?

宋朝包拯查案时六亲不认,连家人求情都严词拒绝。这种“大义灭亲”的耿介固然可敬,但生活中或许不必如此极端。就像红绿灯,坚守规则的同时,给救护车让道也是另一种正义。原则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

耿介就像指南针,方向明确却不必横冲直撞。真正有智慧的人,既像礁石般抵御浪潮,又懂得在激流中顺势而为。毕竟,让世界变好的从来不是硬碰硬,而是让原则落地生根的巧妙坚持。

耿介之士的造句

  1. 造句 学丞乃忠义耿介之士,声闻诸侯,名重天下,岂能作此背主叛国、负恩图荣之奸事乎?世君不可勉强学丞,使其面皮作难,无言以对也。
  2. 造句 作为国家机器上一个零件的公职人员,一位由忠勇耿介之士充当的公职人员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  3. 造句 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。
  4. 造句 确实中国传统书学历来讲书品人品并重,颜老先生的作为正是炳森先生的追求,难怪人们初识炳森时对他会有敢于诤谏的耿介之士的感觉。
  5. 造句 他向朝廷荐举的嘉定知县陆陇其、青苑知县邵嗣尧、吴江知县刘相年,都是清廉爱民耿介之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