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àn rén méi jié
成语解释:比喻看人眼色
成语出处:《北史 崔亮传》:“亮曰:‘弟妹饥寒,岂容独饱?自可观书于市,安能看人眉睫乎!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看人眼色
繁体字形:看人眉睫
英文翻译:watch sb.'s look
看:[kàn]1.使视线接触人或物:看书。看电影。看了他一眼。2.观察并加以判断: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。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。3.访问:看望。看朋友。4.对待:看待。另眼相看。别拿我当外人看。5.诊治: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。6.照料:照看。衣帽自看。7.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,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,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:行情看涨。别跑!看摔着!。看饭快凉了,快吃吧。8.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试一试(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):想想看。找找看。等一等看。评评理看。先做几天看。[kān]1.守护照料:看门。看自行车。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。2.看押;监视:看犯人。看俘虏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眉:1.眉毛:浓眉。眉开眼笑。2.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:书眉。眉批。3.姓。
睫:睫毛,眼睑边缘的细毛:目不交睫。
“看人眉睫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,字面意思是盯着别人的眉毛和睫毛看,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观察他人表情来判断对方心思。比如同事小张在开会时突然皱起眉头,小王立刻停下发言问:“我是不是哪里说错了?”这种瞬间捕捉细微表情的能力,就是典型的“看人眉睫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算不算过度敏感?其实关键要看场景。比如医生问诊时观察患者表情判断疼痛程度,老师通过学生眼神了解知识掌握情况,这种“看人眉睫”反而能促进有效沟通。但若在朋友聚会时总盯着别人眉毛变化,反复追问“你是不是不高兴”,就容易让人感到压力。
有个真实案例:某项目经理发现客户代表在听方案时频繁眨眼,便主动调整了报价策略,最终顺利签约。事后客户坦言:“当时确实在犹豫价格问题。”这种通过微表情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,在职场上就像隐形的沟通加速器。
不过要注意分寸。我曾见过有人过于依赖“看人眉睫”,连点菜都要观察服务员表情,结果自己反而焦虑不安。心理学研究显示,过度解读他人表情可能导致认知偏差,就像总戴着显微镜看世界,反而看不清全景。
如何在敏感与钝感间找到平衡?我的经验是:保持七分观察三分笃定。就像有经验的茶艺师,既会观察茶叶舒展状态,也清楚掌握冲泡时间。与人相处时,既要有关注他人的温度,也要保留自我判断的清醒。毕竟真正的理解不止在眉宇之间,更在坦诚的对话里。
下次当你发现有人突然挑眉或抿嘴时,不妨先给对方倒杯水,用温和的语气问:“刚刚那个提议,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?”或许会比单纯猜测表情获得更真实的答案。记住,表情是情绪的引子,而真诚才是打开心门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