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méi
  • jié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ò pò méi jié

成语解释:犹言祸在旦夕。
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罗兰夫人传》:“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,祸迫眉睫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灾祸临门

繁体字形:禍迫眉睫

英文翻译:Disaster is imminent

祸迫眉睫的意思

祸:1.灾难;不幸的事或情况。与“福”相对:灾祸。闯祸。2.损害:祸国殃民。

迫:[pò]1.压制;硬逼:迫使。2.接近:迫近。3.急促:急迫。从容不迫。[pǎi]〔迫击炮〕一种火炮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,身管短,构造简单,重量较轻,初速小,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,射角通常在45˚以上,弹道弯曲,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。

眉:1.眉毛:浓眉。眉开眼笑。2.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:书眉。眉批。3.姓。

睫:睫毛,眼睑边缘的细毛:目不交睫。

成语评论

祸迫眉睫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其实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场景。比如,你正赶着第二天要交的报告,结果电脑突然死机,所有资料都没保存——这时候,你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:“完了,祸迫眉睫啊!”

什么时候用这个成语最合适?举个例子:老王经营的小餐馆因为卫生检查不合格,被要求停业整改。眼看月底要付房租和员工工资,他急得团团转,对朋友叹气说:“现在真是祸迫眉睫,得赶紧想办法周转资金。”这里既点出了问题的严重性,又突出了紧迫感。

再换个现代点的场景:小李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,账户余额瞬间清零。他一边打电话冻结卡片,一边嘀咕:“这简直是祸迫眉睫,要是追不回来,下个月房贷都成问题。”你看,成语用在这儿是不是特别传神?它把抽象的风险转化成了具象的画面。
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?我觉得因为它抓住了人类共通的焦虑感。古人担心战乱饥荒,现代人焦虑工作健康,虽然场景不同,但面对危机的紧张心理是相通的。比如最近极端天气频发,很多地方防汛部门提前部署时就会说:“气象预警显示暴雨将至,防洪工作已是祸迫眉睫。”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让成语始终鲜活。

个人认为,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。就像玩拼图,找到最合适的那块才能完整呈现画面。下次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,与其说“事情很急”,不如试试“祸迫眉睫”,既提升表达质感,又能让听者瞬间get到严重程度。不过要注意语境,和闺蜜吐槽快递迟到可别用这个,容易显得小题大做。
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左传》,原本形容国家危难。如今它走下神坛,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,恰恰说明语言始终在生长。就像手机软件需要更新迭代,成语也在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应用场景。下次遇到火烧眉毛的事,不妨想想这个穿越千年的成语,或许能多几分化解危机的智慧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