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ú lí diān dùn
成语解释:见“流离颠沛”。
成语出处:宋·曾巩《永兴尉章佑夫人张氏墓志铭》:“维能顺其性,所以居流离颠顿之间,而不为悲哀愁忧乱其志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生活
繁体字形:流離顛頓
英文翻译:homeless and wandering from place to place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离:1.相距,隔开:距离。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。2.离开,分开:分离。离别。离家。离散(sàn)。离职。离异。离间(jiàn)。支离破碎。3.缺少: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。4.八卦之一,符号是“☲”,代表火。5.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6.古同“缡”,妇女的佩巾。7.〔离离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8.姓。
颠:1.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:山颠。塔颠。2.颠簸:路不平,车颠得厉害。3.跌落;倒下来:颠覆。颠扑不破。4.跳起来跑;跑:连跑带颠。跑跑颠颠。5.同“癫”。
顿:[dùn]1.稍停:他顿了一下,又接着往下说。2.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: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3.(头)叩地;(脚)跺地:顿首。顿足。4.处理;安置:整顿。安顿。5.立刻;忽然:顿然。顿悟。顿生邪念。6.用于吃饭、斥责、劝说、打骂等行为的次数:一天三顿饭。被他说了一顿。7.姓。8.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[dú][冒顿]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。
“流离颠顿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描述一种颠簸不安的状态,但具体怎么用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老王创业失败后,流离颠顿了好几年,从送外卖到摆地摊,几乎尝试了所有能养活自己的活儿。这种“折腾感”背后,其实是普通人面对生活重压时最真实的挣扎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和‘颠沛流离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都指困苦奔波,但流离颠顿更强调“反复折腾”的过程。比如小陈为了孩子上学,三年搬了五次家,每次租房都遇到新问题,这种反复陷入困境又勉强维持的状态,用这个词就特别贴切。
现代人用这个成语的场景比想象中多。同事阿琳最近总抱怨:“天天加班改方案,改完甲方又要推翻重做,简直流离颠顿!”你看,职场里的反复折腾、家庭中的突发变故,甚至是年轻人频繁换工作的迷茫期,都能用这个词来形容那种“明明在努力却总踩坑”的无奈感。
值得思考的是,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这种状态困扰?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,过度追求确定性反而加剧焦虑。就像总想找到“完美工作”的应届生,在反复跳槽中消耗了时间精力。换个角度看,流离颠顿的经历未必全是坏事——至少能让人快速积累社会经验,就像玩游戏反复通关失败后,最终总能摸清Boss的攻击套路。
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:这个成语里的“顿”字,本意是停顿。或许在颠簸困顿中,学会适时停下调整才是破局关键。就像驴友登山遇到暴雨,与其冒失前进,不如先找山洞避雨。生活中的流离颠顿时刻,往往在提醒我们:暂时休整不是放弃,而是为了更稳当地走下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