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ǒu
  • shāo
  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ǒu shāo zhī qì

成语解释:斗:容器,一斗=十升;筲:竹器,容一斗两升。比喻气量狭窄、见识短浅的人

成语出处:宋 曾慥《类说》引《使辽录 南朝峭汉》:“弼曰:‘臣斗筲之器,不足道;本朝人材胜如臣者,车载斗量,安可数计!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
繁体字形:鬥蕱之器

英文翻译:narrow-minded and shortsighted

斗筲之器的意思

斗:[dòu]1.对打:斗殴。战斗。2.比赛胜负,争胜:斗力。斗劲。斗智。斗志昂扬。3.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:斗牛。斗蟋蟀。4.拼合,对准,凑近:斗眼。5.古同“”,逗引。[dǒu]1.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斗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2.量粮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3.形容小东西的大:斗胆。4.形容大东西的小:斗室。5.像斗的东西:斗车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气冲斗牛(怒气冲天)。7.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8.古同“”,高耸的样子。9.〔斗拱〕(枓栱)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,斗是垫拱的方木块,合称斗拱。10.古同“”,突然。

筲:1.古时盛饭的竹器。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。2.水桶:水筲。一筲水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器:1.器具:瓷器。木器。铁器。器物。2.器官:消化器。生殖器。3.度量:器量。4.才能;人才:大器晚成。5.器重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听说过“斗筲之器”这个成语吗?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人器量小、眼界窄,像是只能用斗和筲这种小容器装东西一样。比如有人因为同事开会迟到五分钟就大发脾气,旁人可能摇摇头说:“这点小事就计较,真是斗筲之器啊!”你细品,这比喻是不是特别形象?

那问题来了——为啥非要用容器比喻人的气量呢?嘿,这得说到古代的生活场景了!斗和筲都是装粮食的器具,容量有限,古人一看就懂。就像现在有人吐槽朋友:“你脑子里除了游戏还能装点别的吗?”这种接地气的表达,瞬间拉近距离感。
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吧!小王总觉得自己部门方案最牛,其他组的建议看都不看。结果项目整合时漏洞百出,领导敲着桌子说:“成天守着自己那点东西,这不典型的斗筲之器嘛!”你别说,用在这场景里可比直接骂“小心眼”有文化多了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,谁还没点“斗筲”的时候呢?上礼拜我网购遇到卖家发错货,差点就要差评轰炸。后来转念一想,可能仓库小哥忙晕了呢?这么一琢磨,自己那会儿不也像个气鼓鼓的“小斗筲”么?所以说这成语用来自省也挺合适。

有人问:“这老掉牙的词儿现在还用得上?”嘿,可别小瞧了!你看直播带货里,那些能接纳不同意见的主播,评论区清一色夸“大气”;而那些听不得批评的,弹幕立马飘过“格局小了”。这不就是新时代的“斗筲之器”现形记吗?

依我看呐,现代社会虽然节奏快,但“斗筲之器”的警醒意义反而更大了。就像手机内存,64G的用着用着就卡顿,得学着给自己的人生“扩容”才行。下次遇到意见不合时,不妨默念三遍:咱不做斗筲人,要做就做云存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