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ǒu shāo zhī bèi
成语解释: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6回:“囊瓦乃斗筲之辈,贪功侥幸,今史皇小挫,未有亏损,今夜必来掩袭大寨,不可不备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的气量狭小
繁体字形:鬥蕱之輩
英文翻译:Doushau generation
斗:[dòu]1.对打:斗殴。战斗。2.比赛胜负,争胜:斗力。斗劲。斗智。斗志昂扬。3.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:斗牛。斗蟋蟀。4.拼合,对准,凑近:斗眼。5.古同“逗”,逗引。[dǒu]1.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斗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2.量粮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3.形容小东西的大:斗胆。4.形容大东西的小:斗室。5.像斗的东西:斗车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气冲斗牛(怒气冲天)。7.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8.古同“陡”,高耸的样子。9.〔斗拱〕(枓栱)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,斗是垫拱的方木块,合称斗拱。10.古同“陡”,突然。
筲:1.古时盛饭的竹器。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。2.水桶:水筲。一筲水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辈:1.行辈;辈分:长辈。晚辈。同辈。老前辈。小一辈。2.等;类(指人):我辈。无能之辈。3.辈子:后半辈儿。
哎哟,说到“斗筲之辈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些小伙伴第一次听会懵圈。别急,咱们先拆开看,“斗”是古代量米的容器,“筲”是竹编的篮子,合起来字面意思是装不了多少东西的器具。说白了,这词儿就是形容人气量小、眼界窄,或者能力有限,你懂的!
举个栗子:公司里有个同事,每次讨论项目方案都只盯着眼前的小成本,一提创新就摇头说“风险太大”,老板私下叹气:“唉,这斗筲之辈,怕是难成大事啊。”你看,这里既点明了格局小,又带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,是不是特形象?
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: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?当然不是!比如隔壁王大爷总爱炫耀自家阳台种的三盆葱,逢人就说“我这可是绿色无公害”,邻居们笑着打趣:“您老这斗筲之辈的追求,倒是挺养生!”哈哈,连生活场景都能活学活用,说明这词儿接地气得很。
不过话说回来,用“斗筲之辈”怼人会不会太文绉绉?个人觉得吧,关键看场合。要是对方真做了短视的事儿,甩出这词儿既显文化又不失礼貌,比直接骂“小心眼”高级多了。但要是朋友间开玩笑,可能还得加个表情包缓冲下,你说是吧?
最后插句个人看法:现在社会讲究包容多元,其实“斗筲之辈”也能有另一面解读。就像小盆栽虽然装不下参天大树,但摆窗台上照样生机勃勃。所以啊,咱用成语时不妨多些角度,少贴标签,这才是语言真正的魅力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