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òu shāo chuān yú
成语解释:筲:竹器,容十二升。斗筲:喻人气度狭小,见识浅陋。穿:穿墙。窬:翻墙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气量小的人
繁体字形:鬥蕱穿窬
英文翻译:To wear a Shau
斗:[dòu]1.对打:斗殴。战斗。2.比赛胜负,争胜:斗力。斗劲。斗智。斗志昂扬。3.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:斗牛。斗蟋蟀。4.拼合,对准,凑近:斗眼。5.古同“逗”,逗引。[dǒu]1.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斗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2.量粮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3.形容小东西的大:斗胆。4.形容大东西的小:斗室。5.像斗的东西:斗车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气冲斗牛(怒气冲天)。7.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8.古同“陡”,高耸的样子。9.〔斗拱〕(枓栱)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,斗是垫拱的方木块,合称斗拱。10.古同“陡”,突然。
筲:1.古时盛饭的竹器。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。2.水桶:水筲。一筲水。
穿:1.破;透:把纸穿了个洞。水滴石穿。2.用在某些动词后,表示破、透或彻底显露:射穿。磨穿。看穿了他的心思。戳穿阴谋诡计。3.通过(孔洞、缝隙、空地等):穿针。穿过森林。从这个胡同穿过去。4.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:穿糖葫芦。用珠子穿成珠帘。5.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:穿鞋。穿衣服。
窬:从院墙爬过去。多指偷窃行为:穿窬之盗(穿墙和爬墙的贼)。
“斗筲穿窬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咱们先拆开看。“斗筲”原指容量小的竹器,比喻见识短浅;“穿窬”则是钻洞翻墙的意思,合起来形容人既没眼界又爱干偷鸡摸狗的事儿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王在公司混了十年,每次开会只会重复“按领导说的办”,私下却偷偷把团队功劳写成自己的年终总结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斗筲穿窬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成语现在还有应用场景吗?”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。试想邻居张大妈天天在小区群里转发假养生知识,自己却把公共绿地的花挖回家种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“斗筲穿窬”?这类人往往能力撑不起野心,德行配不上位置,最终害人害己。
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在我看来,它揭示了“双重缺陷”的危害:既缺乏真才实学,又丧失道德底线。就像古时候的县官,自己不懂断案却收受贿赂,既误了百姓生计,又毁了官府信誉。如今职场里那些靠拍马屁上位却吃拿卡要的中层领导,简直活成了成语的真人注解。
有趣的是,历史总在循环往复。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算不算“斗筲穿窬”?明明手握大权却要用下作手段巩固地位,结果加速了王朝崩塌。放在今天看,某些网红主播一边抄袭创意一边卖假货,本质上也是同样的逻辑——能力不足就用歪门邪道来凑。
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成语太刻薄,我倒认为它是面照妖镜。现代社会讲究“复合型人才”,但品德始终是地基。就像盖房子,设计图再漂亮,要是用了劣质钢筋迟早出事。与其费心钻营,不如老老实实提升本事,堂堂正正做人——这才是破解“斗筲穿窬”困局的根本之道。
下次遇到爱耍小聪明占便宜的人,不妨在心里默默贴上“斗筲穿窬”的标签。但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:别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。毕竟,人生这场考试里,能力和品德从来都是双选题,漏答哪道题都可能不及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