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òng liáng zhī qì
成语解释:栋:房屋正梁;梁: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陆凯传》:“宰相之门,豫章栝柏虽小,已有栋梁之器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有用之才
繁体字形:棟樑之器
英文翻译:sb. of great ability and tremendous promise
栋:1.房屋的正梁。2.量词。用于房屋:一栋房子。
梁:1.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:房梁。2.桥:桥梁。3.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4.朝代名。1.南朝之一(502—557)。萧衍灭南齐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国号梁,也称萧梁。为陈所灭。2.五代之一(907—923)。朱温灭唐后建立。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国号梁,史称后梁。为后唐所灭。5.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后,改称梁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器:1.器具:瓷器。木器。铁器。器物。2.器官:消化器。生殖器。3.度量:器量。4.才能;人才:大器晚成。5.器重。
哎哟喂,说到“栋梁之器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想:“这词儿到底用在哪儿合适啊?”别急,咱们先举个栗子。比如公司开年会时,老板指着新提拔的部门经理说:“小王这几年踏实肯干,绝对是咱们公司的栋梁之器!”这么一用,是不是瞬间就明白这成语的分量了?
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:“那和‘中流砥柱’有啥区别?”嘿,你问到点子上了!虽然都是夸人靠谱,但“栋梁”更强调能扛起整个架构的能力,就像房子的主梁一样,少一根整个屋顶都得塌。而“中流砥柱”更像在风浪里稳住阵脚的角色,你品,你细品。
话说回来,为啥古人要用建筑结构打比方呢?这得从咱们的文化基因里找答案。你看故宫那些大殿,没有一根歪斜的梁柱,这种对“稳固”的追求,可不就是咱们对人才的期待嘛!我觉着吧,现代社会虽然不用盖木头房子了,但每个团队里还真缺不了这种能撑场面的核心人物。
举个反例你就懂了。前阵子朋友公司空降了个高管,结果这人只会开会画大饼,项目一落地就抓瞎。同事私下都吐槽:“这哪是栋梁啊,整个一空心萝卜!”所以啊,是不是真材实料,关键时刻立马见分晓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培养栋梁之器这事儿,光靠个人努力可不够。就像种树得先有肥沃土壤,企业要真想留住人才,还得给足成长空间。你说要是把红木当柴火烧,那不就暴殄天物了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