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íng bù zì yǐ
成语解释:犹情不自禁。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瑞云》:“过一二日,情不自已,修贽复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描写人的感情
繁体字形:情不自已
英文翻译:unable to restrain the emotions
情:1.感情:热情。有情。无情。温情。2.情面:人情。讲情。托情。求情。3.爱情:情书。情话。谈情。4.情欲;性欲:春情。催情。发情期。5.情形;情况:病情。军情。实情。灾情。6.情理;道理:合情合理。不情之请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已:1.停止:争论不已。2.副词。已经:早已知道。3.文言副词。太:不为已甚。吾得仲父已难矣。4.后来;不多时:其母…见长蛇数丈入榻下,已忽不见。5.古又同“以”。
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“情不自已”来形容呢?比如在毕业典礼上,看到朝夕相处的同学即将各奔东西,小张突然冲上讲台紧紧抱住班主任,事后他说:“当时实在情不自已”。这种情况是否显得不够成熟?其实恰恰相反,这种真性情的流露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爱。
还记得去年社区抗疫表彰会吗?当志愿者代表说到"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"时,台下有位大妈突然起身鞠躬,哽咽着说"你们救了我老伴的命啊"。这种情不自已的举动为何总能打动人心?因为它跳出了客套的框架,展现出人性最本真的温度。
有次在电影院,前排姑娘看到主角牺牲的镜头时突然放声大哭,引得周围观众纷纷递纸巾。情不自已的情绪外露会不会影响他人?事实上这种共鸣反而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。我亲眼看见散场后有三位观众留在座位上交流观后感,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此成了朋友。
有人担心情不自已会暴露脆弱,但我觉得这正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。上周参加行业峰会,有位企业高管讲到创业艰辛时突然红了眼眶,这个真情流露的瞬间反而让他的演讲更具感染力。当代社会需要更多这样不设防的情感交流,它像照进钢筋森林的一缕阳光。
当然,情不自已不等于情绪失控。就像春日的急雨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重要的是在真诚表达后能恢复理性思考。毕竟,真正动人的情感从来都是自然生发,又懂得适可而止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