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ù zì yóu,wù nìng sǐ
成语解释:毋宁:同“无宁”,宁可,不如。如果失去自由、主权,宁可去死
成语出处:清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:‘不自由,毋宁死’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分句;指人追求自由
繁体字形:不自由,毋寍死
英文翻译:No freedom, no death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由:1.原因:原由。事由。理由。由于(介词,表示原因或理由)。2.自,从:由表及里。由衷(出于本心)。3.顺随,听从,归属:由不得。信马由缰。4.经过,经历:必由之路。由来已久。5.凭借:由此可知。6.古同“犹”,尚且,还。7.古同“犹”,犹如,好像。8.姓。
毋:1.表示禁止或劝阻,相当于“不要”:毋妄言。宁缺毋滥。2.姓。
宁:[níng]1.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2.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3.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”。4.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5.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6.姓。[nìng]1.情愿:宁肯。宁死不屈。宁缺毋滥。2.岂,难道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3.语助,无实际意义:不宁唯是。[zhù]1.贮藏;积聚。同“贮”。2.久立。同“伫”。3.大门与屏风之间。
死:1.(生物)失去生命(跟“生、活”相对):死亡。死人。这棵树死了。死棋。死火山。2.不顾生命;拼死:死战。死守。3.至死,表示坚决:死不认输。死也不松手。4.表示达到极点:笑死人。高兴死了。死顽固。5.不可调和的:死敌。死对头。6.固定;死板;不活动:死脑筋。死心眼。死规矩。死水。开会的时间要定死。7.不能通过:死胡同。死路一条。把漏洞堵死。
哎呦喂,说到“不自由,毋宁死”这成语,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“嚯,这口气够硬气的!”但咱先别急着拍大腿,先整明白它到底啥意思。举个例子啊,比如有人宁愿放弃高薪工作,也不愿被996绑成社畜,这就叫“不自由,毋宁死”——说白了,活成自己比啥都重要。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自由真有那么金贵?连命都能豁出去?”(自问自答来咯!)咱举个历史名场面:美国独立战争那会儿,帕特里克·亨利喊出那句“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”,直接让自由成了立国之本。你看,没自由的话,连国家都能掀桌子不干,更何况个人呢?
再比如隔壁老王家的故事。老王年轻时为了考公务员,硬生生把自己关屋里啃了三年书,结果体检发现颈椎病晚期。他后来一拍脑门儿:“去他的铁饭碗!现在摆摊卖煎饼反而乐呵。”这例子虽然带点戏谑,但道理摆那儿——有时候人呐,非得撞了南墙才懂自由的价码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自由这玩意儿是不是也得看菜下饭?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疫情期间有人硬闯封控区,喊什么“不自由毋宁死”,结果害得全楼隔离。这波操作你说咋整?自由和责任啊,就跟豆浆配油条似的,拆开了可就没那味儿了。
要我说啊(个人观点预警!),这成语背后藏着个现代人都该琢磨的道理: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,而是有底气对不想干的事说“不”。就像有人宁愿住小公寓也要搞艺术创作,有人辞了职去环游世界——这些选择背后,都是把“活出自我”看得比安稳更重要。
最后划个重点:自由从来都不是天上掉馅饼,得靠自个儿争取和经营。下次遇到两难选择时,不妨问自己:“这事儿要是妥协了,我还算活成个人样吗?”嘿,说不定答案就藏在“不自由,毋宁死”这六个字里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