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nìng
  • suì
  • qu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nìng yù suì,wú wǎ quán

成语解释:宁:宁愿;毋:不要。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决不苟且偷生
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断断集·不灭的光辉》:“这种精神,这死不妥协宁玉碎,毋瓦全的精神,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,值得我们继承的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个性

繁体字形:宁玉碎,毋瓦全

英文翻译:Better a broken jade than a broken one

宁玉碎,毋瓦全的意思

宁:[níng]1.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2.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3.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”。4.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5.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6.姓。[nìng]1.情愿:宁肯。宁死不屈。宁缺毋滥。2.岂,难道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3.语助,无实际意义:不宁唯是。[zhù]1.贮藏;积聚。同“”。2.久立。同“”。3.大门与屏风之间。
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
碎:1.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:碗摔碎了。2.使碎:碎石机。碎尸万段。3.零星;不完整:碎布。琐碎。4.絮烦;唠叨:嘴太碎。

毋:1.表示禁止或劝阻,相当于“不要”:毋妄言。宁缺毋滥。2.姓。

瓦:[wǎ]1.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,一般用泥土烧成,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,形状有拱形的、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。2.用泥土烧成的:瓦盆。瓦器。3.姓。4.瓦特的简称。1秒钟做1焦的功,功率就是1瓦。[wà]盖(瓦):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,就等着瓦瓦(wǎ)了。

全:1.完备;齐全:这部书不全。东西预备全了。棉花苗已出全。2.保全;使完整不缺:两全其美。3.整个:全神贯注。全家光荣。全书十五卷。4.完全;都:全不是新的。不全是新的。他讲的话我全记下来了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宁玉碎,毋瓦全”到底在说什么?简单来说,它像是一句人生选择题的答案:如果必须二选一,你是宁愿像玉一样摔碎但保持纯粹,还是像瓦片一样完整却平庸?比如战国时期的蔺相如,面对秦王强索和氏璧,宁可冒着被杀的风险也要护住国家尊严,这就叫“宁玉碎”;而如果当时他直接妥协,可能保住了性命,但会失去气节,这就是“毋瓦全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‘宁为玉碎’的极端态度吗?”其实,这里的“玉碎”更多是指对原则的坚持。比如职场中,有人拒绝参与灰色交易,哪怕丢掉升职机会;或者有人坚持揭露真相,即使遭遇阻力。这些选择看似“不划算”,但恰恰是这些“碎玉”推动了社会进步。

这个成语和“委曲求全”有什么区别?试着代入场景:朋友借钱不还,你为了维持关系选择忍气吞声,这是“瓦全”;而明确提醒对方还钱,哪怕可能闹僵,这就是“玉碎”。前者看似保全了表面和谐,实则埋下隐患;后者虽然可能引发矛盾,但建立了清晰的边界。

个人认为,互联网时代反而更需要这种精神。当算法推荐让人越来越容易妥协于舒适圈,当“精致利己主义”被包装成生存智慧时,敢于坚持自我就像黑暗中的碎玉,它的光芒或许微弱,却能照见更多可能性。就像作家茨威格在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写的:“一个人最大的幸运,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。”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你面对必须妥协才能获得的“完整”时,你愿意成为那个带着裂痕却依然透光的玉,还是选择做一块毫无瑕疵的瓦片?答案或许因人而异,但至少我们知道,历史长河里那些闪耀的时刻,往往来自敢于破碎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