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èn
  • shē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èn shēn bù gù

成语解释:犹奋不顾身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与章子厚书》:“愚夫小人,以一言感发,犹能奋身不顾,以遂其言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勇往直前

繁体字形:奮身不顧

英文翻译:To be reckless

奋身不顾的意思

奋:1.鼓起劲来;振作:振奋。兴奋。勤奋。2.摇动;举起:奋臂高呼。奋笔疾书。3.姓。
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顾:1.回头看;泛指看。例:回顾。举目四顾。2.拜访:三顾茅庐。3.照管;注意:奋不顾身。顾大局。4.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:惠顾。顾客。5.文言副词。反而: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。6.文言连词。但是;只是:虽年高,顾精神不减。

成语评论

奋身不顾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早,但它的内核放到今天依然鲜活。比如有人看到小孩掉进河里,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跳下去救人——这种时刻,“奋身不顾”就是最贴切的注解。

问: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奋身不顾其实在紧急关头,人的本能反应常常快过理性思考。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时,他们根本不会计算危险系数,满脑子都是“里面还有人”。这种超越个人安危的冲动,恰恰印证了人性中利他基因的存在。

上周听朋友讲了个真实故事:暴雨天外卖小哥为送餐摔伤腿,客户得知后主动取消订单还帮他叫救护车。小哥却说:“订单是小事,我就是怕您饿着。”这种职业精神里的奋不顾身,在平凡岗位上闪着微光。

问: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?当然需要,但形式在变。现在医生穿防护服进隔离区,程序员为修复系统漏洞通宵达旦,本质上都是新时代的奋身不顾。关键不在于是否流血受伤,而在于是否愿意为更重要的事暂时放下自身利益。
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“不划算”。就像创业者在资金链断裂时抵押房产,科研人员为突破技术瓶颈熬白头发,这些选择在账面上看都不明智,但正是这种“傻劲”推动着社会向前。

不过也要警惕盲目冒险。去年某地驴友擅自穿越无人区导致大规模搜救,这就曲解了奋身不顾的本意。真正的勇气应当建立在对价值的清醒认知上,而非逞匹夫之勇。毕竟,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更多人。

下次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刻,不妨问问自己:这件事值得我暂时放下顾虑吗?答案若是肯定的,那份从心底涌起的冲劲,或许就是“奋身不顾”最生动的诠释。

奋身不顾的造句

  1. 造句 想当年多少忠臣义士,皆奋身不顾,倾家不顾,刀锯鼎镬不顾,覆宗灭族不顾……可谓忠骨可碎,丹心不腐!
  2. 造句 侯昂奋身不顾地爬过去,如梦似幻的烟霞迎来,让他一阵心旷神怡。
  3. 造句 他们张着两手拦住去路,就跟黄继光舍身堵抢眼一样奋身不顾。
  4. 造句 雷老大脚掌踏落禁区里面,看着吉安奋身不顾冲来。
  5. 造句 心要走快马四匹拉不住,冷的天北极圈钻木取温度。可笑可悲可还是奋身不顾。后弦 
  6. 造句 李五的内心呐喊起来,那麻袋招你惹你了,一时性起,挣脱开船老艜的大手,奋身不顾地向那刀疤脸的扑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