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iào bì bù gù
成语解释:掉:摆动。摆动着手臂,头也不回。形容毫无眷顾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日暮之后,过市朝者,掉臂而不顾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态度
繁体字形:掉臂不顧
英文翻译:walk out on
掉:1.落下:掉泪。2.减损,消失:掉色。掉价儿。3.遗失,遗漏:这一行掉了两个字。4.回转(zhuǎn):掉头。掉转。5.摇摆,引申为卖弄,耍:掉文。掉俏。掉以轻心。掉臂而去。6.对换:掉包。掉换。7.落在后面:掉队。8.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:改掉。戒掉。
臂:[bì]胳膊:左臂。臂力。振臂高呼。[bei]见〖胳臂〗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顾:1.回头看;泛指看。例:回顾。举目四顾。2.拜访:三顾茅庐。3.照管;注意:奋不顾身。顾大局。4.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:惠顾。顾客。5.文言副词。反而: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。6.文言连词。但是;只是:虽年高,顾精神不减。
“掉臂不顾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先看个例子。同事老张在会议上提出一个漏洞百出的方案,被领导质疑时,他直接甩出一句“这事不归我管”,转身离开会议室。这场景像不像成语里的“掉臂不顾”?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“甩手不管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“掉臂”更强调肢体动作的决绝感——甩开手臂、扭头就走,连多看一眼都嫌麻烦。比如朋友吵架后,一方直接掉头离开,任凭对方在后面喊破喉咙也不回头,这就是典型的“掉臂不顾”。
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去年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宣传,隔壁王阿姨明明看见志愿者忙得满头大汗,却故意绕道走开,连传单都不愿接。这种刻意回避的态度,不正是成语的现代演绎?
但换个角度看问题,成语背后也有积极启示。就像去年台风天,快递小哥冒雨送货时,有住户主动递上热水和毛巾。那些选择“不掉臂”的善意,往往能在寒冬里温暖人心。这提醒我们:冷漠与关怀的选择权,其实始终握在自己手中。
值得思考的是,现代社会是否正在批量生产“掉臂人”?地铁里戴着耳机刷手机刻意回避让座的年轻人,公司里互相推诿责任的部门墙,这些现象都值得警惕。但反过来说,当我们批评他人“掉臂不顾”时,是否也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曾无意中做过类似举动?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像面镜子,既照见别人的冷漠,也映出自身的盲区。与其用它指责他人,不如当作自我检视的工具。毕竟,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“掉臂”的人——区别在于,我们是否愿意在转身前多停留三秒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