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èn bù gù shēng
成语解释: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常思奋不顾生,以身殉国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指勇往直前
繁体字形:奮不顧生
英文翻译:Striving for life
奋:1.鼓起劲来;振作:振奋。兴奋。勤奋。2.摇动;举起:奋臂高呼。奋笔疾书。3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顾:1.回头看;泛指看。例:回顾。举目四顾。2.拜访:三顾茅庐。3.照管;注意:奋不顾身。顾大局。4.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:惠顾。顾客。5.文言副词。反而: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。6.文言连词。但是;只是:虽年高,顾精神不减。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哎,你瞅瞅这“奋不顾身”四个字,乍一听是不是觉得特热血?比方说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的场面,那真是“眼都不带眨一下,直接往浓烟里扎”——这时候用“奋不顾身”简直贴切得不行!但问题来了,这词儿是不是只能用在生死关头?
嘿,还真不一定!比如职场里有个同事为了赶项目连续熬夜三个月,最后累到进医院,有人夸他“真是奋不顾身”。这时候就有争议了:拼命工作算不算“奋不顾身”?要我说啊,这得看动机。要是纯粹为了升职加薪硬扛,那叫莽撞;但要是为了保护团队成果,倒真有几分那味儿。
说到这儿,有人可能要问:“奋不顾身和莽撞咋区分啊?”说白了就是看有没有脑子!就像古代赵子龙单骑救主,人家可是带着计谋冲敌营的,这才叫真英雄。要是光凭一腔热血瞎冲,那叫送人头。
现在年轻人总说“躺平”,但你看疫情时那些逆行的志愿者,哪个不是“奋不顾身”的现代版?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提倡科学救援,咱得学会既勇敢又保命。就像老话说的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,这才是新时代的生存智慧嘛!
最后整点实在的,这成语用起来得看场合。夸人时可以来句“你这波操作够奋不顾身的啊”,但劝朋友别瞎折腾时就得说:“兄弟,奋不顾身是好事,可别把自个儿搭进去”。记住了啊,老祖宗的智慧得活学活用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