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ù gù qián hòu
成语解释:比喻毫无顾忌。《红楼梦》一二○回:“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:当初东府里太爷,倒是修炼了十几年,也没有成仙。这佛是更难成。”
成语出处:《红楼梦》一二○回:“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:当初东府里太爷,倒是修炼了十几年,也没有成仙。这佛是更难成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顾忌
繁体字形:不顧前后
英文翻译:headfirst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顾:1.回头看;泛指看。例:回顾。举目四顾。2.拜访:三顾茅庐。3.照管;注意:奋不顾身。顾大局。4.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:惠顾。顾客。5.文言副词。反而: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。6.文言连词。但是;只是:虽年高,顾精神不减。
前:1.方位词。在正面的(指空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门。村前村后。2.往前走:勇往直前。畏缩不前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头里的(跟“后”相对):前排。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。4.方位词。过去的;较早的(指时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天。从前。前几年。前功尽弃。前所未有。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5.方位词。从前的(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):前政务院。6.方位词。指某事物产生之前:前科学(科学产生之前)。前资本主义(资本主义产生之前)。7.方位词。未来的(用于展望):前程。前景。事情要往前看,不要往后看。8.前线;前方:支前。9.姓。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哎,咱们今天来唠唠“不顾前后”这个成语,你别说,生活中还真挺常见的。比如说有人急着做决定,结果踩了坑,这时候别人就会摇摇头:“这小子做事不顾前后啊!”(笑)不过问题来了,这成语到底是说人果断呢,还是说人鲁莽?
举个现实的例子。老王前两天跟风投资了个网红项目,合同都没细看就把积蓄全砸进去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项目半个月就黄了!这活脱脱就是“不顾前后”的典型教材嘛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要是诸葛亮当年没点“不顾前后”的冒险精神,空城计能唱得那么漂亮?
哎等等,这里头有个弯得绕清楚。其实关键得看具体场景——就像炒菜得看火候,做事得看时机。创业初期需要点“不顾前后”的冲劲儿,但到了守业阶段再这么搞,那可真要出大篓子。你瞧历史上的商鞅变法,虽说给秦国打了强心针,最后他自己不也落得五马分尸?
说到这儿,我倒是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年轻人流行说“先干为敬”,这算不算新时代的“不顾前后”?要我说啊,在信息爆炸的年代,过度思考容易错失良机,但完全不考虑后果那就是作死。就像玩吃鸡游戏,该莽的时候得莽,该苟的时候还得苟着。
最后扯点个人看法哈。老祖宗留下的成语就像瑞士军刀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“不顾前后”这词儿本身不带褒贬,全看用在啥地方。要是能把握好分寸,该冲的时候冲,该稳的时候稳,那才是真本事。说白了,做人做事最怕走极端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对了,突然想到个冷知识。这成语最早出现在《后汉书》里,原来说的是带兵打仗的事儿。没想到吧?就跟现在职场打拼一个道理,既要敢闯敢拼,又得给自己留条后路。就像玩俄罗斯方块,只顾着垒高不预留空间,迟早得Game Over。所以说啊,老祖宗的智慧还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