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ēn bù yóu zhǔ
成语解释:身体不由自己作主。
成语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‘哎哟’了一声,就身不由主睡下了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身不由主
英文翻译:in spite of oneself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由:1.原因:原由。事由。理由。由于(介词,表示原因或理由)。2.自,从:由表及里。由衷(出于本心)。3.顺随,听从,归属:由不得。信马由缰。4.经过,经历:必由之路。由来已久。5.凭借:由此可知。6.古同“犹”,尚且,还。7.古同“犹”,犹如,好像。8.姓。
主:1.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脑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财物的人)。当家作主。2.旧时臣子称君王,下级称上级,仆人称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3.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,决定:主张。主见。主意。主义。4.对事物有决定权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权(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)。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将(jiàng)。6.预示:早霞主雨。7.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8.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。9.姓。
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"身不由主"的情况?比如明明想准时下班,却被临时会议拖到深夜。这种被外界力量推着走的状态,正是"身不由主"最生动的写照。
举个真实场景:当项目截止日期逼近时,王敏连续三周凌晨两点才离开公司。"我也不想熬夜,但客户每天都在改需求。"她苦笑着说。这里的关键问题:为什么人们明知有害还要勉强自己?答案往往藏在责任与现实的夹缝里——可能是团队压力,也可能是经济考量。
历史故事里也不乏经典案例。北宋名将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时,明知回京凶多吉少,仍要遵命撤军。这种困境揭示出成语的深层含义:个人意志在更大系统面前的无力感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"不自由"也成就了忠义的美名。
当代职场人对此应该不陌生。上周朋友小李刚拒绝周末加班,第二天就被调离核心项目组。这让我想到:所谓的"身不由主",有时是个人选择与社会规则的博弈场。关键不在于完全摆脱束缚,而是找到平衡支点。
中学生选专业时也常面临类似处境。小张明明喜欢文学,却被迫填报金融专业。"家里说这个好就业。"他无奈地摊手。这时我们需要追问:这种选择真是完全被动吗?或许在顺从与反抗之间,还存在第三条道路——比如双学位,或者工作后再转型。
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,"身不由主"往往发生在责任与自我产生冲突的时刻。与其把它看作消极的枷锁,不如视为成长的必经考验。就像风筝需要线的牵引才能飞得更高,适度的约束反而能帮助我们找到方向。
最后分享个有趣发现:现代人常说的"被生活推着走",其实正是这个成语的当代演绎。但换个视角看,正是这些看似被动的经历,最终编织成我们独特的人生轨迹。下次感觉身陷困境时,不妨想想:这会不会是命运在帮你避开更大的麻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