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ǎi
  • shēng
  • p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ì hǎi shēng píng

成语解释:升平:太平。天下太平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寡人御极以来,幸喜四海升平,八方宁靖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天下太平

繁体字形:四海升平

英文翻译:peace in the world

四海升平的意思
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
升:1.由低往高移动(跟“降”相对):升旗。上升。旭日东升。2.(等级)提高(跟“降”相对):升级。3.容量单位,符号L(l)。1升等于1000毫升。4.容量单位,10合(gě)等于1升,10升等于1斗。1市升合1升。5.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。6.姓。

平:1.表面没有高低凹凸,不倾斜:平坦。马路很平。把纸铺平了。2.使平:平了三亩地。把沟平了种庄稼。3.两相比较没有高低、先后;不相上下:平辈。平列。平局。平起平坐。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。4.达到相同的高度:平槽。平了世界记录。5.平均;公平:平分。持平之论。6.安定:风平浪静。心平气和。7.用武力镇压;平定:平叛。平乱。8.抑止(怒气):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。9.经常的;普通的:平时。平淡。10.姓。

成语评论

"四海升平"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宏大,但它到底能用在哪里呢?举个例子,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:"唐朝贞观年间,百姓安居乐业,边境安宁,真可谓四海升平。"这里既描绘了社会繁荣的景象,又暗含了对治国方略的肯定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都21世纪了,这个古代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去年国际气候峰会上,有位外交官发言:"当各国放下分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时,我们离四海升平又近了一步。"这个用法巧妙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议题结合,说明只要人类携手解决共同挑战,太平盛景并非遥不可及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不仅能描述大时代,也能用在生活场景里。社区志愿者王阿姨组织垃圾分类时说:"咱们把楼道收拾干净了,邻里和睦了,不就是小范围的四海升平吗?"这种接地气的用法打破了成语的"高冷感",让文化瑰宝真正走入日常生活。

值得思考的是,真正的太平盛世究竟靠什么维系?去年某科技公司推出无障碍办公系统时,负责人表示:"科技平权让不同群体都能体面生活,这才是现代社会的四海升平。"这个视角跳出了传统认知,指出社会公平机制和技术进步同样是当代"升平"的重要支柱。

有个现象很有意思——疫情期间,很多人在阳台合奏乐曲的视频爆红网络。有位网友留言道:"虽然居家隔离,但琴声连起了整栋楼,这算不算特殊时期的四海升平?"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温暖互动,恰恰印证了太平气象不仅存在于宏大叙事,更生长在普通人的善意里。

观察现代社会的"升平"之道,会发现它既需要制度保障,也依赖个体自觉。就像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这些小事,每个人多做一点,整个社会的和谐根基就更稳固些。下次看到社区公告栏的公益倡议时,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:参与其中,就是在为当代的"四海升平"添砖加瓦。

四海升平的造句

  1. 造句 如今,四海升平,万民欢乐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  2. 造句 他生不逢时,毕业的时候,四海升平,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。
  3. 造句 本有一丝牵挂,不能二目传情,辗转三思而定,只愿四海升平,哪想五更难眠,却又六腑思念,终遇七夕佳节,祝福八方相传,坦露九鼎真言,欲成十全美眷!
  4. 造句 合家欢乐,家庆,四海升平,国庆,你我一小家,国中有大家,国庆国庆举国同庆,让我们一起high起来吧,祝你十一快乐!
  5. 造句 有一丝牵挂,不能二目传情,辗转三思而定,只愿四海升平,哪想五更难眠,却又六腑思念,终遇七夕佳节,祝福八方相传,坦露九鼎真言,欲成十全美眷!
  6. 造句 放眼望去,四海升平,可真实的世界就仅仅是这样吗?和平的背后,又隐藏着多少的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  7. 造句 师爷此言差矣!而今太平盛世,四海升平,怎么会有妖孽出没。
  8. 造句 由此妖孽匿行,百姓安居乐业,四海升平。
  9. 造句 如今,古老的中国焕发青春,不仅民殷国富,四海升平,而且经济发展,科学技术进步,人民生活大为改观,文学艺术繁荣昌盛。
  10. 造句 灵帝升平六年,河清海晏,四海升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