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ì hǎi shēng píng
成语解释:升平:太平。天下太平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寡人御极以来,幸喜四海升平,八方宁靖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天下太平
繁体字形:四海升平
英文翻译:peace in the world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升:1.由低往高移动(跟“降”相对):升旗。上升。旭日东升。2.(等级)提高(跟“降”相对):升级。3.容量单位,符号L(l)。1升等于1000毫升。4.容量单位,10合(gě)等于1升,10升等于1斗。1市升合1升。5.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。6.姓。
平:1.表面没有高低凹凸,不倾斜:平坦。马路很平。把纸铺平了。2.使平:平了三亩地。把沟平了种庄稼。3.两相比较没有高低、先后;不相上下:平辈。平列。平局。平起平坐。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。4.达到相同的高度:平槽。平了世界记录。5.平均;公平:平分。持平之论。6.安定:风平浪静。心平气和。7.用武力镇压;平定:平叛。平乱。8.抑止(怒气):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。9.经常的;普通的:平时。平淡。10.姓。
"四海升平"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宏大,但它到底能用在哪里呢?举个例子,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:"唐朝贞观年间,百姓安居乐业,边境安宁,真可谓四海升平。"这里既描绘了社会繁荣的景象,又暗含了对治国方略的肯定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都21世纪了,这个古代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去年国际气候峰会上,有位外交官发言:"当各国放下分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时,我们离四海升平又近了一步。"这个用法巧妙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议题结合,说明只要人类携手解决共同挑战,太平盛景并非遥不可及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不仅能描述大时代,也能用在生活场景里。社区志愿者王阿姨组织垃圾分类时说:"咱们把楼道收拾干净了,邻里和睦了,不就是小范围的四海升平吗?"这种接地气的用法打破了成语的"高冷感",让文化瑰宝真正走入日常生活。
值得思考的是,真正的太平盛世究竟靠什么维系?去年某科技公司推出无障碍办公系统时,负责人表示:"科技平权让不同群体都能体面生活,这才是现代社会的四海升平。"这个视角跳出了传统认知,指出社会公平机制和技术进步同样是当代"升平"的重要支柱。
有个现象很有意思——疫情期间,很多人在阳台合奏乐曲的视频爆红网络。有位网友留言道:"虽然居家隔离,但琴声连起了整栋楼,这算不算特殊时期的四海升平?"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温暖互动,恰恰印证了太平气象不仅存在于宏大叙事,更生长在普通人的善意里。
观察现代社会的"升平"之道,会发现它既需要制度保障,也依赖个体自觉。就像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这些小事,每个人多做一点,整个社会的和谐根基就更稳固些。下次看到社区公告栏的公益倡议时,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:参与其中,就是在为当代的"四海升平"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