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én hù zhī jiàn
成语解释:门户:派别;见:成见。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。
成语出处:清 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 宋儒议论之偏》:“朱文公意尊洛学,故于苏氏门人,有意贬抑,此门户之见,非是非之公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;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偏见
繁体字形:門户之見
英文翻译:parochial prejudice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户:1.门:门户。夜不闭户。2.人家;住户:户籍。专业户。3.门第:门当户对。4.户头:存户。账户。开户。5.用于家庭: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。6.姓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什么是“门户之见”?简单说,就是不同群体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偏见。比如两家科技公司竞争时,员工互相认为对方的技术路线“不靠谱”,却忽略对方的创新亮点,这就叫门户之见。
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门户之见?举个例子,小明是某手机品牌的忠实用户,看到朋友用其他品牌手机时脱口而出:“这系统肯定难用!”实际上他根本没体验过。这种下意识否定,往往源于对自身立场的过度维护。
门户之见会造成哪些影响?某高校两个科研团队长期互相贬低对方的研究方向,导致合作项目停滞三年。直到新院长推动双方共享实验室数据,才发现彼此的成果能互补。放下成见后,他们联合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奖项。
如何避免门户之见?看看互联网行业的开源社区——程序员们虽然来自不同公司,但通过代码共享打破了技术壁垒。有个有趣现象:某电商平台的购物车功能,竟借鉴了竞争对手五年前的专利设计,经过改良后反而更受欢迎。
我个人观察发现,越是成熟的领域越容易滋生门户之见。就像古典音乐圈曾长期排斥电子音乐,直到电影《星际穿越》将管风琴与合成器结合,创造出震撼的太空音效。这种突破恰恰证明:拆除思维里的围墙,能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下次遇到观点分歧时,不妨试试“换椅子”思考:如果你是对方,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这个方法帮某设计公司化解了内部矛盾——UI设计师和工程师互相体验了对方的工作流程后,协作效率提升了40%。
世界正在变得更互联,但思维的高墙不会自动倒塌。保持好奇心的同时,记得给不同声音留一扇窗。毕竟连牛顿和莱布尼茨为微积分发明权争吵多年后,后人依然同时受益于他们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