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ā
  • shēn
  • chéng
  • ré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ā shēn chéng rén

成语解释:身:自己;杀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
繁体字形:殺身成仁

英文翻译:die a martyr

杀身成仁的意思

杀:1.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:杀生。杀敌。杀鸡取卵。杀一儆百。2.战斗,搏斗:杀出重围。3.消减:杀风景。4.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:肥皂水杀了眼睛。5.收束:杀价。杀尾。6.勒紧,扣紧:杀车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:笑杀人。恨杀。
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
仁:1.仁爱:仁心。仁政。仁至义尽。2.敬辞,用于对对方的尊称:仁兄。仁弟。仁伯。3.姓。4.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仁儿。核桃仁儿。花生仁儿。虾仁儿。

成语评论

杀身成仁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悲壮,但它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?简单来说,就是一个人为了坚守道义或信仰,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妥协。比如春秋时期的刺客豫让,为了给主公报仇多次刺杀仇敌,明知必死仍坚持行动。这种选择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,但背后藏着对原则的坚守。

有人会问:生命只有一次,为什么有人愿意主动放弃?其实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“成仁”二字。古人认为“仁”是最高道德标准,比如《论语》里记载,孔子说过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”。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,本能反应可能超越了生死考量,这时候的“仁”就化作了守护他人的责任感。

现代生活里还有“杀身成仁”的例子吗?虽然极端情况少见,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数十小时,作家冒着风险揭露社会问题,本质上都是用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来成全更大的价值。我个人觉得,这种精神不必局限于生死抉择,日常生活中放弃个人便利去帮助他人,也算得上“微缩版”的成仁之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常被误读为鼓励盲目牺牲。其实古人强调“杀身”的前提是“成仁”,就像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里写的“时穷节乃见”,只有真正值得守护的原则才配得上如此代价。反观某些为虚名轻生的行为,反而背离了“仁”的本质。

如何看待这种价值观的现代适用性?我认为关键在于平衡。就像登山者冒险救援遇险队友,既需要勇气也要评估可行性。真正的“成仁”不是逞英雄,而是在清醒认知下做出的负责任选择。这种精神遗产提醒我们:有些东西,确实比生命更值得珍视。

杀身成仁的造句

  1. 造句 贪生怕死,不是大丈夫;杀身成仁,才是奇男子。
  2. 造句 历史上有多少刚毅之士,为了进步事业而杀身成仁。
  3. 造句 老将军为了悍卫国家而杀身成仁,令人敬佩!
  4. 造句 君子最重名节,舍生取义、杀身成仁,在所不惜。
  5. 造句 "那么,即使他愿意杀身成仁,也办不到了!"伊莎贝尔叹了口气。"他的处境实在太可怜了。"。
  6. 造句 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,他总觉得那些杀身成仁的烈士还活着。
  7. 造句 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,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?
  8. 造句 他杀身成仁的典范,将永留人间。
  9. 造句 被捕以后,面对敌人的屠刀,杀身成仁是我唯一的选择。
  10. 造句 冬天起床或者不起床这个选择,艰难得不亚于是杀身成仁还是苟且偷生。高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