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éng rén qǔ yì
成语解释:仁:仁爱;义:道义;正义。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成仁取義
英文翻译:die a martyr to a just cause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仁:1.仁爱:仁心。仁政。仁至义尽。2.敬辞,用于对对方的尊称:仁兄。仁弟。仁伯。3.姓。4.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仁儿。核桃仁儿。花生仁儿。虾仁儿。
取:1.拿到手里:取款。取行李。把电灯泡取下来。2.得到;招致:取乐。取暖。自取灭亡。3.采取;选取:取道。录取。可取。给孩子取个名儿。4.姓。
义: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义:道义。大义灭亲。义不容辞。2.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演。3.情谊:情义。忘恩负义。4.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:义父。义女。5.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义齿。义肢。6.姓。7.意义;道理:字义。定义。微言大义。
哎哟,说到“成仁取义”这成语,大家可能觉得有点老派,但仔细品品,它背后那股劲儿可一点不过时。说白了,这就是“为了大义豁出去”的意思,对吧?举个栗子:明朝的于谦,面对外敌入侵愣是死守北京城,最后被奸臣害死。你说他图啥?可能有人觉得傻,但人家心里装的可是家国大义啊!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谁还玩命啊?嘿,这可就片面了!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,医生在疫情前线连轴转,这不都是“成仁取义”的现代版吗?虽然不一定要搭上性命,但那种舍小我、顾大局的精神内核,你懂的,压根没变过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咱普通人咋实践这词儿?依我看啊,重点在“取舍”二字。就像那个经典选择题:地铁上看到小偷行窃,你是当没看见还是见义勇为?虽然不至于“成仁”,但选择站出来就是“取义”嘛。当然啦,安全第一,咱可以智取别蛮干。
有意思的是,这成语还藏着个哲学问题:值不值?就像谭嗣同变法失败后本可以跑路,偏要留下来说“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”。结果呢?菜市口挨了刀,却点燃了后来革命的火种。你说这买卖亏不亏?要我说,有些账就不能用加减法来算。
最后提个醒,“成仁取义”可不是叫人无脑送人头。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,蝙蝠侠救人还要穿防弹衣呢。咱得学的是那份精神头儿,不是照搬形式。毕竟活着才能持续输出正能量,您说是这个理儿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