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ǎn
  • kǎi
  • shā
  • shē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ǎn kǎi shā shēn

成语解释:感慨: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;杀身:舍弃性命。因愤慨而舍弃生命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近思录·政事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

繁体字形:感慨殺身

英文翻译:Feeling the killing

感慨杀身的意思

感:1.感动:感人肺腑。深有所感。2.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:感谢。感恩。感激。3.中医指感受风寒:外感内伤。4.感觉5.;情感;感想:美感。好感。自豪感。亲切之感。观感。百感交集。6.(摄影胶片、晒图纸等)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:感光。

慨:1.气忿:愤慨。2.感慨:慨叹。3.慷慨;不吝惜:慨允。

杀:1.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:杀生。杀敌。杀鸡取卵。杀一儆百。2.战斗,搏斗:杀出重围。3.消减:杀风景。4.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:肥皂水杀了眼睛。5.收束:杀价。杀尾。6.勒紧,扣紧:杀车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:笑杀人。恨杀。
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感慨杀身”这个成语,不少人会联想到古代悲壮的历史故事。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这个表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,更像是将“感慨”与“杀身成仁”两个概念融合而成的表达。这种语言现象恰恰反映出汉语的灵动性——就像搭积木一样,字词组合总能传递出新的意蕴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何要用这么极端的词汇表达感慨?这得回到古人的价值体系里找答案。在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年代,壮烈牺牲常被视为最高尚的精神归宿。就像荆轲刺秦前吟唱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,既是对命运的感慨,也暗含以死明志的决心。这种复合式的情感表达,今人理解起来或许需要多转个弯。

现代生活中还有类似例子吗?其实职场中的“过劳死”现象就值得深思。当有人为工作耗尽生命时,既是对现状的感慨,也隐含着某种自我献祭的意味。但笔者始终认为,任何时代都不该美化无谓的牺牲——真正的勇气应当是既能热烈投入,也懂适时退场。

换个角度看,这种语言现象本身就像面镜子。当我们使用“感慨杀身”这类表述时,本质上是在借古人的酒杯,浇自己的块垒。就像年轻人常说“被工作榨干”,看似夸张的比喻里,何尝不是对现实压力的另类抒解?语言的生命力,正在于它能不断吸收时代的情绪碎片。

理解这类词汇的关键,在于捕捉其背后的情感浓度而非字面意义。就像欣赏泼墨山水画,重要的不是看清每处笔触,而是感受整体的意境流动。当我们在文字迷宫里找到情感共鸣时,那些跨越时空的慨叹便完成了它们的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