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ān
  • fē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ān fēng xī lù

成语解释:餐:吃;露:露水。吃的是风,喝的是露水。形容超脱的生活

成语出处: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意传飞稿》:“武陵津傍,藐姑山上,餐风吸露乘云,那许尘眸相通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野外生活等

繁体字形:飱風吸露

英文翻译:Wind and dew absorption

餐风吸露的意思

餐:1.吃(饭):聚餐。野餐。2.饭食:午餐。西餐。3.一顿饭叫一餐:一日三餐。
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”,讽刺。

吸:1.生物体把液体、气体等引入体内(跟“呼”相对):呼吸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2.吸收:吸墨纸。吸尘器。3.吸引:吸铁石。4.姓。

露:[lù]1.俗称露水。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。2.没有遮蔽或在屋外:露天。露宿。3.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:荷叶露。果子露。4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将药剂与水,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。一般供内服:金银花露。5.显现出来:揭露。脸上露出了笑容。[lòu]义同“露(lù)”。用于口语。

成语评论

嘿,你听说过"餐风吸露"这个成语吗?乍一听可能觉得挺玄乎——咋还有人吃风喝露水呢?说白了,这个成语最早用来形容修仙之人超脱凡尘的生活状态,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清苦却自在的生活方式。

举个栗子,咱隔壁张大爷退休后搬到了乡下小院,每天种菜养鸡,笑称自己过的是"餐风吸露"的日子。哎,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啥古人要用"风"和"露"来比喻清贫生活?你仔细想想,这俩东西虽然随处可见,但既不能填饱肚子,也留不住,不正象征着物质匮乏却精神富足的状态吗?
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不少年轻人周末喜欢去山里露营,背着帐篷睡袋,吃的都是干粮。这算不算现代版"餐风吸露"?虽然环境艰苦,但大伙儿就图个亲近自然。不过话说回来,真要让咱们天天过这种日子,估计没几个人扛得住吧?

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,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里也常出现。比方说《西游记》里的菩提老祖,住在灵台方寸山,不食人间烟火,这种描写活脱脱就是"餐风吸露"的具象化。有趣的是,现在有些作家把这个成语用在创业故事里,形容初创公司艰苦奋斗的阶段,倒也挺贴切。

要我说啊,虽然现代社会节奏快得像坐火箭,但偶尔体验下"餐风吸露"的感觉真不赖。就像去年我跟驴友徒步川藏线,半个月没洗热水澡,天天啃压缩饼干。虽然身体遭罪,但看着雪山湖泊,心里那份通透劲儿,可不是窝在空调房里刷手机能比的。

说到底,"餐风吸露"的精髓不在物质条件,而在于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。就像老话说的,心若自在,粗茶淡饭也是盛宴。下次当你觉得生活压力大的时候,不妨试试关掉手机,去公园长椅上发会儿呆——这不就是都市人专属的"餐风吸露"时刻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