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j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 shí zhī jiān

成语解释: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。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。

成语出处: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虽有金石之坚,犹将销铄而挺解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

繁体字形:金石之堅

英文翻译:Solid stone

金石之坚的意思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石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坚:1.硬;坚固:坚冰。坚城。坚不可破。坚如磐石。2.坚固的东西或阵地:攻坚。披坚执锐。无坚不摧。3.坚定;坚决:坚信。坚守阵地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金石之坚”常用来形容事物极其坚固或人的意志不可动摇。比如:“这座古桥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,真可谓有金石之坚。”这里用自然景观的耐久性,生动体现了成语的意象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金石之坚只能形容物体吗?”并非如此。在职场中,我们也能说:“小张面对项目压力始终保持着金石之坚的决心,最终带领团队突破了技术瓶颈。”这说明该成语同样适用于描述人的精神品质。

成语的比喻从何而来?古代冶炼技术有限,金属和岩石被视为最坚固的物质。《淮南子》中“金性不败朽,石性不毁伤”的记载,正是这种认知的源头。将抽象的品质具象化,正是汉语表达的智慧所在。

在人际关系中,这个成语也有妙用。例如:“他们的友谊经得起利益考验,犹如金石之坚。”这样的表达既保留古典韵味,又贴合现代语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过度强调“坚不可摧”有时会忽视变通的重要性,这是我在使用该成语时的个人思考。

观察当代社会,很多新兴事物正在重塑“坚固”的定义。比如数字加密技术被称为“新时代的金石之坚”,这个创新用法既传承文化基因,又赋予成语科技时代的生命力。语言始终在与时俱进,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内涵。

若想更自然地运用这个成语,不妨观察身边事物:老匠人十年如一日打磨手艺,父母为孩子撑起的保护伞,甚至是手机里那份永不丢失的云端文件,都能成为诠释“金石之坚”的现代注脚。真正坚固的,往往存在于平凡却持久的坚守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