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ù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ché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zhù shí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:柱石: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。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位历将相,国家柱石臣也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柱石之臣

英文翻译:Minister of Pillar Stone

柱石之臣的意思

柱:1.柱子,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,用木、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。2.像柱子的东西:冰柱。水柱。

石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臣: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柱石之臣,宜居首弼。”

柱石之臣的造句

  1. 造句 袁泉这一次朝拜天子收获不小,已然成为了朝廷柱石之臣,海内人望。
  2. 造句 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,若能同心辅朕之子,朕死亦瞑目矣!
  3. 造句 公琰先生、休昭先生、叔延将军,你们皆是蜀汉柱石之臣啊。
  4. 造句 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,若能同心辅朕之子睿,朕死亦瞑目矣!
  5. 造句 我承认你这一路上都做得很好,只是出发前我明明再三叮嘱过你前往不要过于胡来,特别是七老柱石之臣之首的东方青松。
  6. 造句 两江下属之地,历来是清政府高度重视之地,所总督者,无一不是朝廷倚为柱石之臣。